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09:16:58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眼科临床常见病,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动脉炎性和动脉性炎性两种。《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11期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彭志华医生临床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经验。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单眼发病。38例中,伴高血压14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4例,脑梗塞3例。本病以视力突然下降或逐渐下降为特征。视野检查:可见生理盲点连接的扇形缺损、水平垂直性偏盲。眼底镜示:视神经乳头部分或全部苍白水肿,边缘不清,偶见少量出血。眼底荧光造影示:初期缺血区明显低于非缺血区。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中药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桃仁、红花、川芎各20克,当归、赤芍、枳壳各15克,柴胡10克,川牛膝12克。加减:出血者去桃仁、红花,加白茅根30克,三七15克;乳头水肿严重者,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5~10mg;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慎用或禁用激素。每日1剂,每次煎后取汁400ml分2次温服。针刺取睛明、球后、承泣、瞳子髎、丝竹空、合谷、风池为主穴。以视区、太阳、足三里、三阴交为配穴。主穴每穴必选,配穴选1~2个,用1.5~2寸毫针,直刺或斜刺,每次30~50分钟,平补平泻。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或给予抗生素及激素(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糖尿病者禁用激素。并口服维脑路通等扩张血管药。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因血黏度增高引起的睫状动脉循环障碍和视神经乳头供血不足性疾病,以血行不畅,血液粘稠性增高,流动性下降为病机特征。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中川芎可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有效改善视乳头和视网膜部位的供血状态,清除由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桃仁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牛膝、当归、赤芍对降低血脂和全血黏度及增加血流量有明显功效。同时配合针刺眼周穴位,能缓解眼底血管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视乳头的血供。临床疗效证实: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