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质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09:23:05    

 急性视网膜上皮炎,由krill及Deutman(1972年)首先报告,发病原因不明,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所见,目前认为这是发生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急性炎症病变,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视力很难恢复正常。

  自1972年Krill和Deutman首次报道6例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描述为中青年发病,急性时眼底表现为灰白色小斑,排列成簇或成串,数周后病变自行消退,遗留色素紊乱、脱失或少有增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色素增生处呈弱荧光,而外围色素脱失为强荧光,呈所谓中黑外亮的外观。1974年Deutman又报道3例,以后国内外陆续报道了较多的类似病例,随着病例报道的增多,及FFA的广泛开展,人们发现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中,出现这种中黑外亮呈串或簇状改变的并不少见。有的学者观察,几乎半数以上的中浆病眼在初次发作后并未停止进展而进入慢性迁延期,表现为原来的急性渗漏停止,患眼视力提高,甚至恢复正常,但FFA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比急性期增大,有的本来是一簇损害灶,后来形成多簇病灶,分布在黄斑周围,每簇病灶中有成丛的荧光斑点和色素沉着小点,境界不规则,有的色素点绕以荧光晕(中黑外亮),有的荧光点绕以色素晕(中亮外黑),还有的荧光点在后期其边缘变得模糊,表明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未完全修复,仍处在肿胀或“潮湿”状态。于是有不少学者怀疑这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认为它实际就是迁延性中浆而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失代偿。1984年Jalkh等详细地描述了它的

  临床表现。

  由于过去对中浆的错误认识,以及所谓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诊断,多采用皮质类固醇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害,从而导致本来就受损的色素上皮,病情恶化,甚至发展成多发性渗漏,形成泡状视网膜脱离。国内外均有较多报道,虽然皮质固醇对色素上皮损害的机理未明,但临床已经证实,对其损害是严重的,且停用药物后病情可减轻。然而至今国内很多书籍及会议上仍把它当做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炎症加以论述,甚至90年代出版的一些眼底病专著中也专病论及,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