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眼底视网膜炎如何治疗?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5 09:24:39    

 本病为发生在黄斑部的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本病多见于20 ̄40岁青壮年,无性别差异,多单眼发病。由于新生血管的渗漏、出血、机化,最后形成瘢痕,使中心视力永久性损害。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多,我国不少病例可能与结核、病毒感染有关。

  中心性视网膜炎或称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临床常见症状为视物模糊,似有纱幕遮盖,或如隔云雾,视物发暗,或觉视野中央有薄薄的黑影,黑影可大可小,有时视物变异失真,外眼端好无红肿热痛。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发暗,视网膜水肿,在水肿边缘有圆形、椭园形或不规划的反射光晕,约1~3个视乳头直径大小。病变区可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渗出小点,原来的中心凹反光消失或弥散。  本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底病,多发生在20~40岁青壮年,男性远较女性为多。常侵犯一只眼,偶尔也有双眼发病者,发病者与感冒、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或过度吸烟、饮酒等有关,真正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或神经上皮损害是本病的病理学基础。本病有自愈倾向,一般预后较好,初次发病90%病人视力可恢复正常。但容易复发,如果多次复发,视力会遭到永久性损害。

  治疗方面,强调病人要注意休息,睡眠充足,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并采用对症处理。对于一些较顽固或反复发作的病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甚好。  本病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范畴。在治疗上一般按以下几个证型辨治。

  1.脾失健运,湿热蕴结,浊气上泛:症见黄斑区水肿混浊较重,兼有胸膈满闷,头重而昏,或小便不利,胃纳差,舌苔厚腻,脉濡缓。治宜清热除湿化浊。方用三仁汤加减:白术10g,杏仁15g,白蔻仁10g,生薏苡仁25g,法半夏15g,菊花15g,茺蔚子10g,白蒺藜10g,赤小豆15g,飞滑石25g,白通草5g。

  2.肝气郁结,气血瘀滞:症见黄斑区色暗红,血管痉挛明显,兼情志不舒,头晕目眩,胁痛,口苦咽干,脉细数。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25g,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茺蔚子15g,丹参15g,菊花15g,白芍10g,生地15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15g,丹皮10g。

  3.肝肾两虚,精血暗耗,目失涵养:症见眼内干涩,头晕耳鸣,遗精腰酸,舌红苔薄,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长期服用。若见形寒肢冷,腰膝酸痛,夜间多尿,阳痿,脉沉细无力,则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治宜温阳补肾,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等服用。

  4.心营亏损,气血不足,神光虚耗:除眼症外兼有眩晕心烦,怔仲健忘,多梦难寐,脉虚弱。可选用天王补心丹或人参养荣丸等服用。

  5.脾气虚弱,湿浊不化:症见眼底水肿及渗出物虽然较轻,但消退较难,兼见气弱懒言,肢软嗜卧,纳少便溏,脉濡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30g,太子参15g,白术15g,山药15g,白扁豆10g,砂仁10g,薏苡仁15g,茯苓15g,茺蔚子15g,当归10g,白芍10g,桃仁10g,桂枝10g,川芎10g。

  临床上,治疗本病所开的中药大多数是中成药,如石斛明目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等,虽然对整体调理有益,但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辨证施治。所以,若应用中成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尽早更改汤剂,并在各型用药基础上适当加入活血祛瘀之品。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