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16:58:3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除了饮食种类和摄入量的控制很重要外,烹饪方法也需要认真选择,有的食物可能会因为烹饪方法不同而增加很多热量。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以少油、清淡、低糖、易消化为主。以下几种烹饪方法值得推荐:
1.汆
将小型原料置于开水中快速致熟的烹调方法,多用于制作汤菜。汆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将汤和水用火煮,再投菜料下锅,加以调味,不勾汁,水一开即起锅,如“汆丸子”。另一种是先将原料用沸水烫熟后捞出,放在盛器中,再将已调好味的、滚开的鲜汤倒入盛器内一烫即成。这种汆法称汤爆或水爆,如“三片汤”。
汆的特点:汤多清鲜,菜肴脆嫩。
2.涮
涮也是汆的一种类型,用火锅将水烧沸,把切成薄片的主料投入其中,致熟供食的一种烹调方法。涮片蘸上调料,边涮边吃。一般植物性、动物性的原料均可选用,如“涮火锅”。
3.蒸
蒸是以蒸汽为传导加热的烹调方法,使用比较普遍。它不仅用于蒸菜肴(如蒸茄子、清蒸鱼),还可用原料的初步加工和菜肴的保温回笼等。
蒸的特点:原汁原味、嫩香可口。
4.熬
将小型原料加汤水或调味品(葱、姜、料酒)用火慢煮致熟的烹调方法。原料可用蔬菜、豆腐、米类、豆类及动物类食物,最好将其切成片、块、丁、丝、条等形状,便于熟透入味,如白菜熬豆腐。
熬菜特点:操作简单,原料酥烂,有汤有菜。
5.拌
拌菜是用调料直接调制原料成菜的烹调方法。一般是将生料或熟料(多为动物性食品)切成较小的块、丝、条、片等形状。拌菜的调味品,主要是酱油、醋、香油、虾油、芝麻酱等,以个人口味而定。常见的拌菜有凉拌黄瓜、凉拌粉皮。
拌菜多现吃现做。但要注意消毒,保持卫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疾病的发生。
拌菜特点:营养丰富,口感鲜嫩,清凉爽口。
6.炒
炒是一种用少油旺火翻炒原料成菜的烹调方法。适用于各类烹调原料,原料要求加工成片、块、丁、丝、条状,以利原料快速成熟。注意炒制时油量要少,如干煸扁豆、清炒虾仁。
炒菜特点:软嫩适宜,咸香适口。
7.焖
焖是将食物经过煎、煸初步熟处理后,加调料小火长时间焖烧,收汁而成的一种烹调方法,如黄焖牛肉、黄焖仔鸡。
焖菜特点:菜肴酥烂,汁浓味厚。
8.烧
在少量油中,将生食物加上调料煸炒,等颜色变深以后再放入调味品和汤或水(水多于原料的1/4),用温火烧至酥烂,最后在旺火上使汤汁浓稠,稍加明油即成。
烧的另一种做法是在生食物中加上调料和水先煮一开,然后在微火上烧烂即成。避免使用上糖色的红烧法。
烧菜特点:味道醇厚,咸香味美。
9.煮
指食物在开水中煮熟食物的方法,如煮牛肉、煮鸡。
煮菜特点:有汤有菜,口味清鲜,不勾芡,汤汁多。
10.炖
炖是将原料加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加热至原料酥而汤汁醇厚的一种烹调方法,如清炖牛肉、清炖母鸡。
炖菜特点:味道醇厚,鲜香可口.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