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萱点评:在糖尿病大学生被学校拒之门外后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22:38    

 作者:雨萱

每天都从网上和各媒体中搜索着对山东中医药大学取消糖尿病学生入学资格的报道和评论。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关注着那个可怜的学生,也都在关注着糖尿病患者这个庞大的群体,心情真的无比复杂,寒心、愤怒、无奈、温暖……就在上个星期五,当我接到小阳的求助电话,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后,那时心中最想做的就是帮帮这个孩子,但现在几天过去了,随着事件的不断深入,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事件中,我也开始慢慢意识到,我们要帮的不仅仅是小阳一个人,也有我自己,更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甚至是所有人。

2001年的初春,那是我进入齐鲁电视台工作的第九个月,也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准备英姿飒爽的大展宏图之时,医生的一纸诊断书递到我面前,五雷轰顶般给了我和我的家庭重重一击,24岁的我成为了一名Ⅰ型糖尿病患者。爸爸妈妈是作医的,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曾经为那么多人治病疗伤,但却可能永远也治不好自己最亲爱的女儿。糖尿病确实一个很顽固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尤其是Ⅰ型糖尿病,因为自身的胰岛功能的丧失,就要靠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也就是说,从医生把诊断书交给我们那刻起,我的一生都和针头、注射器、酒精、药水为伴了。这是一种悲哀吗?是一种不幸吗?

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下,我们一家人仍然用顽强而乐观的精神态度走了过来。出院后一个星期,我又像以往一样,像我的其他同事一样继续走上了我热爱的工作岗位。但和从前不一样的是,每次吃饭前,我都要首先为自己注射胰岛素,隔三差五的,我也要在自己的手指头上扎一针,测验我的血糖是否在正常水平。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和其他人有任何的不同,相反因为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马虎不得,我比常人更注意饮食作息规律,按时吃饭、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出院后重返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我就向我的领导我的同事们坦诚地“交待”了我的病情,他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关怀,就这样,工作忙碌时,总会有同事提醒我别忘记休息;出差在外,半夜低血糖时,他们也总会把我从睡梦中摇醒,递上饼干糖块。因此从我得病到今天近7年的时间里,无论作记者、作编导、作主持人,我总能用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完成一次次台里交给的采访和节目制作任务。

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那个经常被别人问起的问题:年纪轻轻得这样一个病,是一种悲哀一种不幸吗?

刚检查出自己患病那会,我也这样想过,埋怨过老天爷对我的不公平。但如今,我已不这样想了,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糖尿病给予我的财富远比我失去的要多很多。特别喜欢我们的一位病友说过的一句话:其实除了胰岛素,我们什么都不缺。非但什么都不缺,我总觉得我得到的更多,更多的亲情、更多的友情、更多的热情、更多的温情。再过一个月,我肚里的小宝宝就要降生了,虽说作为糖尿病患者孕育生命确实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但怀胎十月,我感觉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幸福。我相信这是上天赐与我的另一份无价的财富。

患病7年的时间里,我接触了很多很多糖尿病病友,其中多是和我一样的Ⅰ型患者,也是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每次交流起各自的病史经历,大家总会有很多共同语言。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人际交往氛围不同,因此造成了大家对自己患病的心态也大相径庭。

我认识的一个年龄最小的糖尿病病友只有4岁,纯真无暇的年龄使她并不太理解糖尿病的含义。虽然在爸爸妈妈的“监视”下,好多这个年龄最爱吃的零食她都不能碰;虽然每次吃饭前,她总要用哭泣和泪水来同针头作一番斗争,但她依旧总呈现着最灿烂的笑容给她的爸爸妈妈和身边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还有一个16岁的河南的小病友,得病已经7年的时间了。见到她时,谁都为她的开朗和乐观所打动,她是他们班上的班长,是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我们坐在一起,她总爱讲他们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怎样来解决发生在他们班上的一个个问题,像所有那个年纪的少年一样,她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和我们探讨人生和未来。听着他极富感染力的幽默语言,我们都佩服这个年龄这么小,却有着这么坚强个性的病友。

小菲是我去年在医院认识的,和小阳一样也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当时认识时,已经即将大学毕业。她是大二快结束的时候检查出患病的。让我惊奇的是两年的时间里,她学校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同学老师,谁都不知道她的病情。她总是偷偷摸摸的给自己打胰岛素。正是因为这种胆怯,她在校的朋友很少,参加学校的活动的机会也很少。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或者一两个要好的同学,她说,学校知道了她的病可能会不让她继续就读了,如今她又要毕业找工作,工作单位要是知道了,肯定没有人会接纳她。

当时,听小菲这么说,我还曾经劝过她,不要想得太多,我还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她描述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温暖和理解。尤其是,一个病人要想战胜病魔,克服难关,拥有一颗坦荡释怀的心情和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在我认识小阳之前,我深信这个理念。但是现在我要重新反思。小菲在隐瞒和自卑中度过了她的大学生活,不管病情控制的怎样,起码一切走的还算顺利。可小阳却因为自己对病情的坦白而惹祸上身。

小阳考入的是一所专业的医学院校。我想校园内肯定不乏内分泌的医学专家,我不知道,学校作出取消小阳入学资格的时候,是否征求过医学专家的意见。为这件事,我找过多位我熟悉的糖尿病专家,他们都对学校的决定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解和疑惑。目前,中国社会3980万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青少年糖尿病占到100多万,就在小阳事件发生之前,似乎我们还没听说有谁发表过因为患糖尿病而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都否定了的言论。除了少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不积极治疗,对病情放之任之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失去生命外,大多数人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作着自己的贡献。奥运会游泳冠军索普、美国小姐冠军尼科尔·约翰逊、乒乓名将王涛……太多太多,数不胜数,谁敢说因为他们患有糖尿病就不能再在这个社会建功立业。

小阳真的是好样的,出身农村家庭,4年前又患上了这个终身治愈不了的疾病,无论是从经济上讲,还是从心里上讲,他都承受了太多他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和负担。但他克服了这一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知道一个大学生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知识即将改变命运。当大家都在为一个坚强勇敢的农村孩子欢呼喝彩的时候,学校的处理意见却又将这个孩子打入一个黑暗的深渊,也许比他的从前更黑暗更痛苦的深渊。

站在学校的角度下,我们也不能说学校的做法不无根据。学校说了,这个决定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因为其中有明确规定“患有严重血液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学校可以不予录取。这里我们要提出我们的质疑,首先何为“严重的”?

退一步说,我们权当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那么是不是当初打着胰岛素的索普在奥运泳道上驰骋向前的时刻,我们就应该因为他是糖尿病患者而将他赶出奥运会的赛场;是不是当美丽的尼科尔站在美国小姐的评选舞台上展示着她的才华和魅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以她是位糖尿病患者为由而认定她丑陋无比?我想肯定没有人会做出那样可笑的行为,但今天小阳的学校却真的将这种行为付诸实际了。

再者,如果这次学校的处理意见真的最终得以执行,那么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我们真的不敢想象。像我认识的那个4岁的小姑娘,还有那个16岁的优秀的中学生,是不是他们的生活就要自此终结。因为依据那个《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于一个患有糖尿病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取消他们的入学资格,中学可以,大学也可以,甚至当他们要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任何工作单位都可以将他们拒之门外。这样悲哀的结果既然已经注定,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我们还奋斗什么,努力什么,还信誓旦旦的要为这个社会奉献什么。

这些天我和我的病友还有我的领导同事们一直在努力的帮助小阳。每天,我的头脑中都会无数次的划过这样的担忧和悲哀。我在想,即便这次事件能像我们大家期盼的有个完美的结局,但是小阳会不会因为这次事情的发生而再次陷入自卑和自闭之中,他还会对这个世界拥有信任和热爱吗?他还会继续充满自信和勇气的生活下去吗?今天是小阳,还有无数和小阳一样的年轻患病者,在看过小阳的遭遇后,他们对生活还会一如既往的乐观下去吗?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糖尿病”,就在这个节日刚刚过去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到底该怎样“关注”?一提关注,我们总会首先想到物质的资助,我知道就在现在全国很多企业和公益组织都在为青少年糖尿病尤其是家庭贫困的患者捐款捐物,但实际上能获得这个社会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权利,这个比捐款捐物来的更为宝贵。

记得一小糖尿病病友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文章的最后把它送给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也送给所有关注这个群体的人们:

因为患了糖尿病,我们失去了健康的体魄,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顽强和毅力重新展开飞翔的翅膀,我们也可以飞的更高更远。但请不要将我们的翅膀折断,让它也能在蔚蓝的天空翱翔!

Tag:
上一篇: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      下一篇:短讯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