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25:13
11月20日是第一个中国“卒中教育日”,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指导办公室联袂举办了大型义务咨询答疑活动,近800名群众前来咨询。其中,有80%是曾经患过卒中和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人或家属。他们携带着厚厚的各种化验单据,以及CT、核磁等各种颅脑影像检查资料,详细垂询卒中预防、治疗和用药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逐一认真解答。
卒中患者高血脂,控制血脂要达标
11月20日一大早,家住房山的吴女士就拿着11月19日北京青年报刊载的中国“卒中教育日”信息和她丈夫的所有资料专程赶到天坛医院门诊大厅,向专家详尽的咨询。
吴女士的丈夫今年48岁,去年患脑梗死,做了颅内支架成形手术。检查血脂较高,用降血脂药物治疗,但是仍然感觉不适,患者及家属担心再次出现脑梗塞。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杨中华副主任医师阅读吴女士丈夫的检查资料后分析,这位病人患过脑卒中,右侧椎动脉狭窄做了支架成形术手术,这次患者又出现了左侧椎动脉狭窄,而且血脂仍较高。杨中华副主任医师提示,患过卒中的病人如果出现高血脂,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血脂应该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以下。老百姓通常认为的“我的血脂正常”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认识,我们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使血脂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虽然服药,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至于血脂水平的标准,杨中华副主任医师提醒患者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由医生协助调整血脂水平。
卒中病人应该何时做康复训练
杨女士的父亲今年71岁,因出现大面积脑梗死住在一家医院重症监护室用药治疗一个月了,目前不能说话,不能理解,一侧肢体仍然偏瘫,喝水呛咳,靠鼻饲管进食。杨女士非常担心父亲的预后和康复问题,担心父亲成为植物人状态,更想了解父亲的病情转归。
杨中华副主任医师耐心地询问病史,详细看了患者的CT片并解释到,杨老先生因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出现脑梗死,预后较差,会留下残疾。杨主任预计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肢体的康复锻炼后,杨老先生半年后可以拄着拐棍下地活动。杨老先生出现的不能说话和不能理解,是脑梗死导致的语言中枢受损所致。病人不能理解问题,也不能对外界交流。这种情况可以转到有康复条件的医院,让病人先接受被动的康复治疗,逐渐视病情再接受主动的康复治疗。
杨中华副主任医师提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及时做,做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杨主任还提醒家属,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不要盲目自行康复训练,以免不正规的康复训练出现问题。
得了卒中要终生服药
73岁的周大爷前天突然出现心悸、早搏、头晕、恶心等症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测量血压高压150毫米汞柱,低压100毫米汞柱,医生给药后分别降到96和58,他感觉非常不舒服。今天早晨自己停药,血压升到150和90,没有不适感。周大爷咨询医生出现血压高时,是不是吃一次降压药就可以了,因为听说降压药只要吃上就不能停下来。其实,周大爷半年前就患了脑卒中,没有坚持用药,病情出现了反复。
杨中华副主任医师解释,不是所有的药吃上了就不能停,而是得了卒中这种病需要终身服药。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因为血压过高、过低都会导致卒中发作。很多人担心血压过高可以患卒中,其实血压过低可以导致梗死性卒中发生。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集一身用药纷杂
69岁的张大妈两年前患脑卒中,检查发现,张大妈的血压、血脂都高,而且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集一身,用药纷繁复杂。张大妈拿出十几种中药和西药咨询应该怎么吃。
面对这么多药,杨中华副主任医师首先询问张大妈是怎么吃的。张大妈说,需要吃的药太多了,开始每次吃完药后就不想吃饭了。后来,她把药物分成类,即:降压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和治疗心脏病药物,四种药一类、一类的吃,每天只吃一类药,但是最近感到非常不舒服,各项检查指标都不正常。
杨中华副主任医师解释,张大妈这种服用方法非常危险,对于她来讲,降血压、降血脂、控制血糖和治疗心脏病同样重要,必须同时用药,一起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杨中华副主任医师帮助张大妈筛选出一半不用服的药物,以及每天必须坚持用的药。张大妈高兴地说,我要吃的这一大把药减少了一多半,太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拿药当饭吃了。
不明原因头晕可能和情绪有关
在前来咨询的患者中,有一位50多岁的大妈,测量了血压、做了卒中相关的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但是她感觉自己头晕,认为自己患了脑卒中。
患者自己说有时候胸口上放个暖水袋或保暖,头晕的症状就好些。但是病人着急时感到心慌,像有块大石头压着。平日患者失眠多梦,爱着急,有时候自己偷偷掉泪。杨大夫提示,这种患者我们可以先排查有没有心脏病。如果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也可能是功能性疾病,比如焦虑症。这样的患者除了到正规的门诊看病外,不要着急,通常放松心态、适当休息、调整情绪,病情便可以缓解。
中青年卒中患者占二成多
在咨询的患者中,中青年患者占20%以上,年龄大多在30至40多岁。这些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生活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相对老年患者显得更着急。
杨中华副主任医师安慰年轻患者,要以平常心态对待疾病,要积极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如要按时用药,控制好饮食,适当运动,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身心愉悦等。年轻人得了脑卒中并不可怕,康复后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十三项措施可以减少80%卒中发生
在咨询现场发放的天坛医院制作的卒中健康教育手册中,介绍了十三项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措施,能够减少约80%卒中发生。
1、控制高血压: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1次血压,老年人更应该加强监测。血压应维持在小于140/90毫米汞柱。有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更应该控制在小于130/80毫米汞柱。
2、戒烟: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
3、控制血糖:如患糖尿病,通过饮食、体育锻炼或者药物控制。
4、控制高血脂:如血脂增高,应通过控制脂肪摄入、体育锻炼或药物治疗降低血脂。
5、适度饮酒: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1两白酒,女性不超过半两白酒(不饮酒者则继续保持)。
6、每天至少吃5种以上的水果或者蔬菜。
7、每天摄取钠小于2.3克,钾大于4.7克。
8、每天适度体育锻炼至少30分钟。
9、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心脏病、血液病等,并给予治疗。
10、舒缓心情,自我放松,减少工作及生活压力。
11、对于女性来说,避免使用口用避孕药。
12、对于绝经后妇女来说,尽量不使用雌性激素替代药物,如必须使用,应征得医师同意。
13、最后,非常重要得一点是,定期进行体检,发现卒中的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
相关链接:
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凡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或结构损害的疾病都可以称为卒中。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人总数的70%-8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病例的20-30%,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