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遭遇体检门槛 医生称不影响学业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25:51    

  “除了胰岛素,我们什么都不缺。”很多糖尿病患者这样说,但现实的障碍往往让他们无法像说出这句话时那样底气十足。糖尿病患者的遭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隐瞒病情者大有人在

本报11月25日A8版报道了济南某高校学生华明(化名)因患糖尿病被学校要求退学一事。华明还告诉记者,他知道有一个病友跟他在同一个学校上学,只是没有见过面。华明经常在一些糖尿病论坛上学习健康知识,也结识了一些病友,其中有3个就是在校大学生。

糖尿病患者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认识的南方某大学的研究生病友,至今也没有跟学校说过自己的病史。“很多糖尿病病友都比较自卑,不喜欢与人沟通。”郭先生说,他平常也很少提及自己的病,即使有人问起,一般也是含糊其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患者会隐瞒病情,因为他们担心别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躲在卫生间注射胰岛素

很多糖尿病人都要定期注射胰岛素,但为了不泄露病情,一些学生“起早贪黑”,躲起来偷偷注射胰岛素。

华明告诉记者,在开学之初,自己注射胰岛素都是躲着宿舍的同学,有时赶在同宿舍的同学起床前,有时在早上跑操结束后,他偷偷跑到卫生间里用碘酒把针头消毒后,往自己的胳膊上打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胰岛素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分解失效,最适合的保存温度为4~8摄氏度。但宿舍没有冰柜,很多患者只能将它们存放在宿舍的背阴处。

医生说,隐瞒病情有隐忧,糖尿病学生上大学一般没问题

“我接触过很多糖尿病人,其中很多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年轻患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的刘医生说。据报道,很多隐瞒病情的患者,整天提心吊胆,心理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从而影响人体的升糖激素,导致血糖继续升高,最终造成病情加重。

长期处于“地下”的状态可能给病情带来更多的麻烦。“在卫生间注射胰岛素,卫生条件令人担心。”一位医生说。此外,由于没有相关的设备,胰岛素的保存也存在很大问题。

“只要按照医嘱控制好血糖,糖尿病人完全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采访中,多位糖尿病治疗专家都这样说。“军校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高,还有个别学校和专业对身体有特殊要求,所以糖尿病人不宜就读,除此之外,糖尿病对上大学没有什么影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刘医生说。

此外,很多糖尿病人都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了解,也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能够照顾好自己。据医生介绍,糖尿病一般5到10年后才会出现并发症,所以在校期间一般不会给学校带来什么麻烦。

体检门槛或将拦住更多人

据报道,由于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据统计,有30%以上的城市儿童和青少年有代谢综合征方面的症状。近年来,在中小学生青少年中患Ⅱ型糖尿病的比例明显逐年上升,并使儿童糖尿病人占到发病人数的1/10左右。

如果高校坚持执行不合理的高招体检规范,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学毕业生上不了大学,也会有更多的大学新生像华明一样,被学校退学,糖尿病患者受教育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希望整个社会能够接受糖尿病患者,不要让他们因为得病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华明的心声,也是社会共同的期望。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