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34:05
来自2006年全球骨质疏松学术大会的数据表明,骨质疏松在我国已达到蔓延的程度,过去30年间,我国的骨质疏松患者增加了300%,每年由8800万患者引起的医疗费用至少需要150亿元人民币。在医界与病患间,骨质疏松被普遍误认为老化现象,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正规治疗率仅有2%,再加上骨质疏松早期症状并不明显,80%的女性骨质疏松妇女没有接受治疗。就此,川大华西医院骨科主任裴福兴教授指出,尽早采取正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延缓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还可间接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专家警示:
骨质疏松疾病正在年轻化
“骨质疏松疾病,以前都被认为是老年人才患的疾病,但目前正在向年轻化发展,我们遇见的最年轻患者才23岁。”裴福兴教授告诉记者。他称,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疾病主要是因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逐渐降低,人体血浆为维持钙离子的平衡状态,保障神经兴奋性活动的需要,骨钙会不断释放,结果就造成了人体骨骼骨质疏松的状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尤其是吸烟、饮酒等坏习惯,造成体内钙的大量流失,所以出现了很多年轻人患上骨质疏松疾病的情况,而且现在每年都在增加。
专家提醒:
补钙应从胎儿开始
“补钙只是老年人的事,这是很多市民的普遍观点。其实从医学来说,补钙从胎儿期就应开始。”裴福兴教授告诉记者。他称,胎儿、新生儿、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都比较快,因此需要大量的钙质,如果自身摄入量不足,就可能影响孩子发育。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摄入钙的量也会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多个国家的青少年测试后发现,11~15岁的孩子每天钙摄入量700毫克,16~19岁为600毫克。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家则建议青少年每日摄入钙量最好控制在1200~1500毫克之间,以促进钙的沉积,提高成年期的峰值骨密度,这样当这些孩子到老年后才不会因身体钙含量少而患上骨质疏松疾病。
相关人群:
哪些人应补钙
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由于渗透性利尿作用,使体内钙排出增多,由此导致糖尿病性骨病的发生,出现骨质变薄,骨质疏松乃至骨盆畸形或病理性骨折。
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该类人年过中年,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活动过少,钙摄入不足等因素,骨代谢发生障碍,成骨减少,钙丢失过多,出现骨质疏松,骨退行性变,表现腰腿疼痛,弯腰驼背乃至发生病理性骨折现象。
孕妇:孕妇腰腿疼痛,小腿抽筋是经常遇见的事。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对钙的需求量增加而导致孕妇缺钙。此外,低体重儿、早产儿、营养不良儿、慢性腹泻儿应注意补钙。
癫痫病人: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长期应用抗癫痫药时,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低下、骨代谢异常。一旦缺钙往往癫痫又不易控制,故需长期服用。
“三饮”者:长期大量饮酒或经常喝茶、喝咖啡者应注意补钙。因饮酒使骨代谢发生障碍,易引起骨质疏松症,长期饮茶喝咖啡,由于利尿作用,使钙排出增加,容易导致体内缺钙。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甲旁”功能低下或缺少,可导致肠钙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血钙降低。病人出现四肢麻木、刺痛、僵直、痉挛等一系列症状。
预防措施:
科学锻炼正确运动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来说,运动也是一剂“良药”,因为运动可以刺激骨的形成。那么,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怎样正确运动才安全呢?
1、颈部运动:活动颈部还有另外两个简单的姿势,一是“隔墙看戏”:想像自己面前有一堵墙,墙那边在演戏,自己在墙这边伸长了脖子看;二是“头手对抗”:双手交叉放在脑后,两肘分开,双手向前用力,脖子向后用力,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运动颈部和肩部的肌肉。
2、肩部运动:重物锻炼法,将胳膊向前抬起与肩平,前臂向胸部弯曲,将重物放在肘部,当胳膊酸得实在抬不起来的时候放下来休息一分钟,然后再做,共做3次。还可用手抓住门框或单杠,身体下沉,把肩部充分拉直。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不可过大,拉肩时也不可用力太猛。
3、肘部运动:有些老年人常感到肘关节酸胀、隐痛或僵硬,可将容积为500毫升左右的矿泉水瓶装满沙子,两手各握一只,然后两臂上举,让肘关节保持朝天,运动前臂。这个动作可以增加肘部的力量,改善不适症状。
4、腰部运动:腰部是中老年人的薄弱环节,几乎每个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腰酸、腰痛或腰部无力的症状。对腰部的锻炼可采取这样一种姿势:趴在床上,将小腿举起,让小腿与床面形成30度的夹角,当腿酸得实在支持不住时,放下,休息一分钟,然后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肩部和腰部的动作都应多坚持一会儿,实在支持不住时再休息。
5、膝部运动:很多老年人采用爬山、跑步、蹲起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双腿。有些老年人早上起来锻炼时,一下子做好几十个深蹲起,结果越锻炼越糟,最后膝关节疼痛,甚至不能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关节腔内分泌的液体比年轻的时候少得多,早晨刚起来的时候尤其少,在关节腔内非常干燥的情况下运动,势必会造成关节的磨损。对膝关节来说,最好的运动是小半蹲,即将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上身保持直立,膝关节弯曲,让自己比平时矮10厘米即可。
6、踝部运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提起脚后跟,用前脚掌走路,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既可以有效地锻炼足部及踝部,还可以避免在行走时出现崴脚等意外。
同时专家还提醒,补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从饮食上摄取钙,多食含钙丰富食物。2、糖尿病骨病者,除积极治疗糖尿病外,可选用降钙素和钙剂联合应用,增进骨细胞生成。3、老年人,小儿缺钙应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4、补钙同时注意蛋白质、维生素D的补充,以促进钙吸收,但补钙剂量不宜过大,以防引起泌尿系统结石。本报记者 张艺
相关链接:
预防骨质疏松四大误区
误区一:靠自我感觉发现
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此病的早期诊断依靠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病程十年以上,可以通过X光拍片检查确认。
误区二:去保健品商店诊断
现在许多出售钙制品的商店,为促销专门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大肆宣传,免费测试。因此许多人图方便赶去测量,其结果几乎人人都缺钙,老年人更是人人都是骨质疏松。诊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应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去。
误区三:静养能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的老年朋友听人说,这种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成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骨路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如果长期卧床和静坐,会加速骨质疏松,导致恶性循环。即使已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经常让家人把自己推到户外,见见阳光,经常使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锻炼。否则,这种病人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误区四:喝骨头汤吃菠菜烧豆腐
一些人认为骨头里含钙量最高,因此常用慢火炖骨头汤喝。还有人认为豆腐含钙多,吃豆腐烧菠菜补钙。这两种传统的补钙法都欠科学。因为,骨头汤里含钙量并不高,特别是汤里脂肪含量高,而脂肪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又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由于菠菜、茭白、竹笋、洋葱、苋菜和韭菜含有较多的草酸,非常容易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的钙盐,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这些蔬菜一起烧或同吃。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