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血管疾病进入爆发窗口期 未来10年大流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40:58    

 本报讯(记者裘炯华)近日,由GE(中国)医疗集团发起的主题为“早期医疗的探索与展望”大会在京召开。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心血管疾病爆发的“窗口期”,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行动,心血管病将在中国未来的10年内大流行。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近50年来不论在农村或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口的百分比,已由1957年的12.07%上升到2001年的42.6%。根据目前已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推测,到2020年,人类疾病死因排列顺序将有重大变化,但冠心病和脑卒中仍将是人类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到那时,估算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将自1990年的630万增至1100万;脑卒中自440万增至770万。

武警总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马东星表示,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通过广泛研究,发现了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这些因素多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加以调节和控制。

【预防措施】

合理调整饮食: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加强体力活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入的冠心病发病率低。

控制吸烟:有研究表明,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戒烟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治疗有关疾病: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尽可能消除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危险自测】

胡盛寿说,进入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信息网络评估网站(www.nccd.org.cn)的“危险评估”板块,可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自测。输入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吸烟史、糖尿病史等数据,就可以定量评价患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改善指导原则。该评价工具适合于尚未患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健康人群,特别是35-60岁的中年人。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