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 需要社会养老机构伸出援助之手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47:02    

 一辈子忙忙碌碌,好不容易退休
了,正是享清福的时候,许多老人也
很懂得利用这段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
活。可是,因为儿女不在身边,因为
身体总有些问题,他们或多或少都有
些不安全感,关键时刻,渴望有社会养
老机构给予援手。


退休开始新生活
吴女士今年快七十岁了,退休前在一个文化单位工作。一般人退休后,总要
经历一段情绪失落期,但吴女士是个例外。她说,她很高兴退休,因为从此以后
时间都是她自己的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她有很多爱好,跳舞、唱歌,还喜欢
搞一些经营活动,因此,打从退休那天起,她就没闲过,先是组织了一个老年艺
术团,后来又成立了一个公司,搞一些书刊经营。公司获得的盈利,又用来贴补
艺术团。然而,尽管她整天都生龙活虎的,可还是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个问题:心
脏病。她有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现在,和她相伴的,只有已经过了七十岁
的老伴儿。将来他们俩如果都动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
时,吴女士却不愿意多说,只说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家住含光路的康老先生今年七十五岁了,退休十多年来,他一直和老伴及一
个捡来的小孙女生活在西安。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都算得上
事业有成,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年也难得回一趟西安。同时,因为身边有个上
小学的小孙女,康老也很难离开西安。康老现在身体很好,但老伴有毛病,长期
需要他照顾。每天,康老要买菜做饭,照顾老伴,还要接送小孙女上下学,根本
没功夫觉得孤独和寂寞。不过,康老也有一件伤心事,就是去年被一个骗子公司
骗走了3万元钱。去年的一天,康老在大学南路接小孙女时,被两个年轻人拦住,
要他投资扶风县一个农业观光项目。康老在两个年轻人的带领下考察了一番,确
信无误后,就投了3万元进去。可是不久,他从报纸上看到,这是一家骗子公司,
专门骗老年人的钱。得知真相后,康老很难过,但一直没好意思跟孩子们说。他
说,损失3万元钱不是个大事,让他难过的是被骗本身。对于自己和老伴的将来,
康老说他现在很少去想,唯一让他挂心的是小孙女的将来,他和老伴毕竟都老
了,他们谢世后,小孙女该靠谁呢?

有4个孩子的牛老先生,现在过得也是“空巢”生活。他今年68岁了,4个子女
中只有一个在西安,不过,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见上一面。平常的日子,牛老先生
就和老伴以及86岁的老母亲生活在一起。他们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已经有214岁
了。牛老先生的第一个妻子在八年前过世了,现在的老伴是后来找的,也许是这
个原因,家里的大部分家务都是老先生自己做。他说,退休前,他几乎没挨过厨
房,但现在,一日三餐都由他担当,不过,他不觉得这是辛苦,反而是一种乐
趣。“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否则就太无聊了。”牛老先生现在最大的满足是
孩子们一个个都比较争气,基本不用他操心;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经常见到他们。
他说,将来如果有可能,他很愿意和他们住在一起。

隐忧需要社会援手


采访中,老人们的谈话总是让记者感受到一种乐观与豁达。的确,他们都是有生活
历练的人,思维与心态自是不同寻常。但是,从他们的谈话和神态间,记者也感
受到了一些隐隐的不安全感。比如上文中说到的牛老先生,他因为有糖尿
病,每天早晨都要自己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吃饭就要定量,吃多了
长远看会有麻烦,吃少了当时就有麻烦,会出现低血糖。为此,牛老先生口袋里
总是揣着几颗糖,感到头晕时,就得赶紧吃上一颗,否则,就有可能晕倒。此
外,因为糖尿病,他的视力和听力都不如从前了,上街买东西、过马路,都很让
人操心。说到这些,牛老先生也觉得很无奈。子女是最亲的人,理论上应该靠他
们,也有孩子希望他和老母亲都搬过去住,可是,他总觉得年轻人的作息时间、
饮食习惯都和老人不同,住在一起,双方都会有一些不便,因此,他宁愿自己克
服困难,也不想轻易搬到子女家。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牛老先生说,人生哪有万
无一失的?只好到什么山说什么话,将来如果必要,他也会考虑去养老院。

说到养老院,记者曾参观过宝鸡市一家带有医疗护理性质的养老院,它由一
座旧筒子楼改造而成,一楼是公共活动区,二楼是老人们的宿舍。每间宿舍大约
有十来个平方米,里面除过简单的床铺外,基本就没别的陈设了,条件很是简
陋,月收费则在500-800元之间(有自理能力的交500元,能半自理的交600元,
需全护理的交800元),但还是有许多老人住了进来。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下,发现
大部分都来自空巢家庭。而他们之所以肯放下家里相对优越的条件住进来,是因
为在这里可以吃现成饭,而且有人说话、打牌。

孤独、没人说话,发生意外时无人援手,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和隐
忧。采访中,许多老人表示,如果就近能有一些社会化的服务,遇到问题时,只
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帮助,他们其实还是愿意住在自己家里。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国内许多地方都
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多方筹建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在我省,宝
鸡市是先行者,他们在兴建社区养老中心的基础上,还专门培训了一批照护员,
深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空巢老人的问题既是社会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增加就业的一个机会,这方
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本报记者纳葳)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