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系主任搭配的营养套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52:24    

  我们每天都会挑选各种营养“存
入”各自的身体储蓄罐,这个过程有
点类似于在超市购物。对于血糖偏高
人群而言,由于必须严格控制饮食,
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把喜欢的食物
统统放入购物篮。膳食纤维、蛋白
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果胶……
当以上这些营养如同商品一般高高地
码在货价上,头昏脑胀的你该如何挑
选最合理的营养必购品,如何搭配出适合高血糖人群的营养套餐呢?本期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副主任
蔡美琴教授,请专家教读者如何成为聪明理性的营养购物达人吧。

  营养配餐一:蔬菜

  蔬菜带来“附加品”

  搭配心得:拒绝无限制

  一般来说,蔬菜的含糖量和含热量都比较低,因此建议血糖偏高的人群每天
摄入500克左右的蔬菜,以达到延缓胃排空、减轻饥饿感的目的。推荐的蔬菜有:
青菜、油菜、小白菜、生菜、莴笋、芹菜、蕹菜、苋菜、冬苋菜、菠菜、茭白、
花菜、苦瓜、黄瓜、冬瓜、南瓜、西红柿等。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中国人烹饪蔬菜的习惯是爆炒,在烹饪过程中难免会放
入大量的食用油和食盐,因此这些食用油便成为蔬菜带来的“附加品”被一同摄
入体内。专家对此特别指出,血糖偏高人群的饮食烹饪法则是少盐少油。通常情
况下,要求每人全天烹饪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食盐的用量一般也要求全天不超
过6克。建议口味较重的人群可通过逐步改变食物烹饪方法,适当选用凉(热)拌、
清炒、水煮等方式烹调蔬菜,做到清淡饮食。

  此外,吃蔬菜也要掌握一定的窍门,比如黄瓜在食用前可尽量洗净不要去
皮,多食用豌豆、扁豆等豆荚类蔬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但是,对于一
些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藕、芋头、蘑菇、胡萝卜等应减少摄入
量,以免造成血糖升高。

  营养配餐二:水果

  走出吃水果的“迷宫”

  搭配心得:个体化选择

  能不能吃水果,该吃哪些水果是饱受高血糖困扰的人群最为关注的话题之
一。由于水果中含果糖,因此被许多血糖偏高人群排除在适宜食品备选之外。事
实上,水果中含有较多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铬、锰,对提高体内胰岛素活性
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此外它还能为人体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

  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6%-20%,其中,西瓜、苹果、梨、橘子含量较
低,香蕉、红枣、荔枝等含量较高。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成分有葡萄糖、果
糖、蔗糖、淀粉、果胶和水分。其中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延缓葡萄糖吸
收,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适当进食含糖量低的水果对人体是裨益良多的。

  至于什么水果能吃,什么水果不能吃,应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决定。由于水果
中含有葡萄糖、果糖和热量,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吃水果必须掌握一定的时
机,可以在糖尿病控制理想的前提下(即空腹血糖<140mg/dl,餐后2小时血糖
<180mg/dl)选择食用1-2种水果。吃水果的时间一般选在两次正餐中间或睡前加餐
用,这样可避免因一次性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而加重胰腺负担,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所吃水果要计算热能并相应减少主食。

  营养配餐三:碳水化合物

 平衡主食副食“跷跷板”

  搭配心得:控制≠挨饿

  由于血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具有直接关系,而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大多是碳
水化合物,因此,吃饭难就成为了许多血糖持续偏高人群最大的困惑。为了控制
血糖,他们中的有些人几乎不吃主食。事实上,这种放弃主食的“饥饿疗法”很
容易造成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机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太多而
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由于饥饿产生酮体过多。

  控制不等于挨饿,血糖偏高人群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防止血糖
超标。同时也需要在维持正常体重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能量的摄入。专家主张血
糖偏高人群饮食热量组成中,粮食所占比例为总热量的50%-60%比较合适,主食量
一般不宜少于150-200克。每次应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片、新鲜蔬菜
等,使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血糖不会升高过快,水平亦较稳定;如果单纯
的少食碳水化合物反而使消化吸收快,血糖很快升高,且持续时间短,容易发生
低血糖,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等。

  如何平衡粗粮与细粮的摄入量,也是血糖偏高必须掌握的饮食要诀。有一些
人听说粗粮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并具有降脂、通大便
的功效,因此就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事实上,这样做也违背了平衡膳食的原
则。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可能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影响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
养元素的吸收,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因此,选择主食也
应粗细搭配,做到适度、平衡,建议精制粮与粗粮的摄取比例是6∶4时为最佳状
态。

  营养配餐四:蛋白质

  为优质蛋白“让道”

  搭配心得:物尽其用

  糖尿病饮食疗法提倡蛋白质的均匀摄取,总量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补充蛋
白质也要掌握一定方法,尽量让优质蛋白物尽其用。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为氨基酸。食物中如瘦肉、鱼、
鸡蛋、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多,这些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以氨基
酸形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以补偿生理性消耗。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应摄入蛋白质1克,其中1/3最好来自
优质蛋白,如乳、蛋、瘦肉、大豆、牛奶等。蛋白质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
12%-20%。此外,儿童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需要量每公斤体重为2-3克,妊娠4个月
后的糖尿病孕妇,每日应比成人增加15-25克蛋白质。

  不过,由于过多的蛋白质摄人会使肾小球过滤率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因
此,若肾功能极差,建议每日摄入蛋白质不能超过21克,并且此时应全部选用优
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若无不适应状况,建议糖尿病患者可每天
早晨、晚上睡觉前坚持喝低脂低糖的新鲜牛奶。比如用谷物搭配牛奶,不仅可以
提高蛋白质的供应量,还可以用牛奶中的赖氨酸弥补谷类中氨基酸平衡的缺陷,
从而提高谷物的营养价值。如果害怕空腹喝牛奶带来的不适感,那么建议用牛奶
或奶粉来制作面食,不仅可补充钙质,还可以延缓牛奶的吸收速度,避免“乳糖
不耐症”带来的不适。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