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谨防六大疾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52:41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
的金秋时节款款而来。在秋季婀娜的
脚步中,一些潜伏在其美丽外表下的
疾病也悄然而至,不少抵抗力弱的人
开始受到疾病的“偷袭”。近日,记
者从武汉市几家大医院门诊部了解
到,近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中风等
心脑血管疾病、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
病患者显著增多。
专家提醒:虽然时令已进入秋天,但夏天的余暑未消,时不时还会有“秋老
虎”逞强,建议大家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还应强化保健意识,特别是注意预
防一些夏秋交替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秋季病之一:腹泻、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
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
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就会腹泻缠身。

  专家介绍,秋季腹泻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
道传染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一是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前者可见于
各个年龄段,而后者则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宝宝。

  此外,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
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
等症。

  立秋后晚上天气比较凉爽,人们爱吃火锅喝啤酒,因为暴饮暴食及吃过于油
腻的食物引起的胆道和胰腺疾病也增多。

  专家提醒:

  1.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对
婴幼儿要加强养护,尤其是饮食调理,并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加强体格锻炼,增
强体质。发生腹泻,应及时就医。

  2.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平时保
持规律的进食时间,以维护胃酸分泌的节律。胃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
腌制食物及糯食。如果出现上腹部嗳气、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
诊。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病人,如果有不适症状,可适当用一些抑制胃酸和保护
胃黏膜的药物加以控制,以免使病情加重。

  3.吃火锅别贪多贪辣。武汉口味重,爱吃辣味,但要适可而止,而且要少吃
油腻之物。吃火锅少不了喝啤酒,一次最多不超过一瓶。

  秋季病之二:中风、心梗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不少患者在夏季用药量减少,在秋季来
临时,气温降低,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
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
的供应,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

  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
图和血压,特别是一部分因夏季炎热而减少或停止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1.避免着凉,重视对高血压等原发疾病的治疗。

  2.不要喝凉水,不要吃冰冷、辛辣、盐分过高的食物。

  3.要注意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先兆症状。

  4.一旦出现意外,要做好家庭急救和护理。

  5.平时积极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在锻炼时,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
剧烈的运动项目。

  秋季病之三: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
下,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黏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
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
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
状也往往会加重。

  专家提醒:

  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体质较好的人应以轻装薄衣为主,切不可突增
厚衣,体质较差的人则应逐步增衣,切不可时增时减。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能力。

  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秋季病之四:过敏性鼻炎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花粉和冷空气都是诱发的主要因素。因为过
敏性鼻炎的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很多患者误当成感冒来治疗。其实鼻炎的治
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的效果。但对于季节性的
发病,可以提前治疗,让病情缓和,使病程缩短。

  专家提醒: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要遵循“避、忌、替、移”四字原则,即避开过
敏原,忌用过敏性食品和药物,用其他食物来代替易过敏食物,转移造成过敏的
环境。此外,可以提前到医院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秋季病之五:糖尿病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不思饮食,而秋天凉爽的天气则使人胃口大开。但对
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对不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尤其是面对月饼等甜食
时,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专家提醒:

  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
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比例。

  2.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

  3.保持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

  4.经常查血糖,并使之保持在正常范围。如果控制不佳,应立即到医院就
诊。

  秋季病之六:抑郁症

  秋三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罗衾
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这是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诗句。的
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有趣的是,这个“愁”字竟是由“秋”和
“心”相叠而成。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很容易患上
抑郁症。

  那么,秋风秋雨为何愁煞人呢?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
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充
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
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
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专家提醒:

  1.生活要有规律,要按时作息。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
素,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

  2.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这些
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消除抑郁情绪。

  3.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使人心情舒
畅,精神振奋。

  4.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植物,能释放氧气、调
节室内空气。爱熏香的女孩,此时可以挑选一些淡雅的、不含化学成分的香精
油,如茉莉、檀香等纯植物精油,也能帮助人振作精神。

  5.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到大自然中去走一
走,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
抚作用,并消除烦人的秋愁。诗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有此乐观豁达的心境,可缓解“天昏昏兮人郁郁”的景象,谈何秋愁不去呢?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