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以后 须要注意动脉硬化的预防治疗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55:57    

   动脉硬化是指动脉的非炎症性的增生性改变,导致管壁增厚和管腔缩小,主要包括3种类型:细小动脉硬化、中动脉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的发生不仅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有关,还与血压、血脂、血糖及吸烟、活动情况有关。动脉硬化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老年人中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几乎占居首位。患者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习惯和脑力活动较多。因此对动脉硬化的预防应尽早采取措施,凡对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家族史的人群宜早期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对策。

预防和治疗

一、控制易患因子:动脉硬化的预防首先是控制易患因子,如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锻炼及降糖药的使用;如有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胆固醇饮食,对超重者应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如有高血压,则应给予合理的降压治疗。

二、一般治疗与预防

(一)饮食:饮食的总热量不宜过高,一般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正常人标准体重简单计算公式:身高(cm)-110=体重(kg),应避免进食过多的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牛(猪)脑、蛋黄、鳗鱼、肝脏、墨鱼等。为补充蛋白质可食低胆固醇食物如:猪(牛)瘦肉、鸡(鸭)肉、蛋白、牛奶等。还应避免花生油和椰子油,因为它们均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原有高胆固醇者每日进食胆固醇<300mg,对超重者(超过标准体重20%)宜减少每日总热量,并限制糖类饮食,控制食量,提倡清洗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豆制品。

(二)体力活动: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的身体状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确定,以不过度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左右,分次进行),做保健操、太极拳等。

(三)合理安排生活:应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激动,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其它: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低度酒,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如伴有血纤维蛋白原增高可每日饮茶3g。

三、药物治疗:根据动脉硬化的程度、症状及并发病情况可应用血管扩张剂、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影响动脉壁吸收脂蛋白的药物等。四、手术治疗:对于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可施行手术治疗,特别是对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术。另外,也可用激光来治疗。

预后
动脉硬化的预后因病变部位、程度、发展速度以及血管狭窄程度和并发症而不同,如在病变早期,可通过控制易患因子,减轻甚至逆转动脉硬化;如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则提示预后不佳。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