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让不少人感觉不适,
也引发了各种“高温病”。据市急救
中心有关统计,每年7月~9月是全年疾
病的最高峰期,中暑、空调病、心脑
血管疾病、肠炎等疾病高发,严重的
甚至夺走了一些患者的生命。因此,
学习一些“高温病”的预防措施和简
单的急救办法,十分重要。为此,本
报请来了市急救中心王国文和张宁两
位医师,谈谈如何预防一些夏季易发的常见病,在常见病发生后又该如何紧急处理。
一小时上百急救电话
据市急救中心王国文医师介绍,近几天来,宁波的最高气温都维持在35℃以
上,酷暑让空调病、中暑、心脑血管疾病、肠炎等疾病处于高发状态。以6月27日
为例,市120急救中心2小时内就接到了呼救电话200多次,急救出诊20多次,救治
伤病员20多名。王医师说,高温季节还刚刚开始,随着酷热天气的持续,市民应
更加注意防范各类疾病。
王国文医师还告诉记者,由于气温高,人们的情绪变得比较急躁,吵架斗殴
者也比平时明显增加。在120急救中心的出诊记录里,因打架斗殴等致伤者的数量
占了较大的比例。另外,随着暑假的到来,溺水、烫伤、触电、摔伤等意外事件
的发生率也会大幅上升,特别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因为父母疏于看管,容易发
生溺水、触电等意外事件,须格外注意。
应对高温的健康处方
炎夏首要预防中暑
王国文医师告诉记者,易中暑人群除了老人、儿童外,还包括上班族、驾车
族。
中暑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者可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
疲乏、心慌、胸闷、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到38℃以上,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
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虚脱表现;重者表现高热(体温超过41℃)、无汗、意
识障碍如嗜睡、言语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
水肿、脑水肿等。
一旦有人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大量含盐
的清凉饮料,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如病人中暑倒地,还应按压“人中
穴”;体温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凉水擦浴,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等,
同时按摩四肢皮肤,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人恢复。如果出现有心力衰竭、呼吸
困难、皮下出血、全身皮肤发黄、昏迷者,要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不能
耽误。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王国文医师介绍了几条措施。
适当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当运动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而当气温达到35℃以上,要
停止运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人丹、风油精
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腻食品。经常食用
冬瓜薏米粥、绿豆海带汤、绿豆粥,适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凉瓜等解暑
食物。每天经常补充水分,最简单的是多饮开水或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
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空调温度别调得太低: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
温度,应控制在与室外温差5℃~10℃之间,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
冒。
合理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饱满,增强身体抵抗
力。
“伏天病”的预防处方
市急救中心张宁医师介绍,闷热潮湿的天气会使人倍感不适,一些“伏天
病”不可不防。
皮肤病爱作怪
伏天湿度大,人体汗液排泄不畅,容易出现瘙痒感。真菌繁殖能力增强,以
致脚癣、手癣、股癣、汗斑患者病情加重,尤以脚癣最明显。
预防处方:增加皮肤清洁次数,尽量保持干燥和清爽,穿宽松、吸汗的衣
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可以给脖颈、腋窝、肘窝等部位扑痱子粉、爽身粉,症状
严重者使用干燥收敛的药物,如用3%的硼酸擦洗、浸泡等。
提防“热射病”
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体内热量散发不畅,引发“热射病”。症状是出现局部
痉挛、发热、口干、咳嗽、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和呼吸衰竭。
预防处方:调整作息时间,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要多休息;适当喝盐开水,
多吃瓜果蔬菜。
脑血管病易发作
闷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引发突发性眩晕、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预防处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减少使用空调的时
间,以手摇扇取凉为好。应特别重视中风先兆,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
木、酸软无力、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速去
医院求诊。
腹泻易发对症下药
天气炎热,人们猛吃冷饮,消化道疾病患者增加许多。王国文医师介绍,一
般每日大便3次以上,并且是稀便就称之为腹泻。但引起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需
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几种腹泻应引起特别注意:
不洁食物引起腹泻
病因:人体摄入被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变质的食物。
症状:粪便稀软或呈水样,排出量大,每日数次甚至十数次。患者常伴有恶
心、呕吐、左下腹痛等症状。
防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肠道感染的药物。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物,
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受冷引起腹泻
病因:食入过多冷饮冷食,在空调房穿露脐装,或在健身运动后洗冷水澡等
都容易引起腹泻。
症状:有脐周疼痛、肠鸣,排出稀水样黄便。多数患者排出几次后可自愈,
也有多达十来次的。
防治:预防的关键是注意腹部保暖,进食冰箱冷食要有节制。腹泻疼痛厉害
时可以用些解痉药或收敛药缓解。如水泻次数较多,可以口服补液,以补充水、
盐。不必使用抗生素。
专家在线
老人防范病情加重
网友一帆风顺:我爷爷这两天身体状况十分不好,经常头晕脑涨,可到医院
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医生说要注意休息。是不是和天气有关系呀?
在线医师:有一定的关系。最近宁波持续高温,很多人休息不好以致身体处
于疲劳状态,尤其是有
高血压、
糖尿病、脑中风等疾病的老人,更易加重疾病。
网友一帆风顺:是否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万一出现特殊情况又该如何应
对?
在线医师:你的爷爷只要遵医嘱,好好休息,该用药就用药,应该不会有什
么大的问题。如果真的出现特殊情况,也不用紧张,及时拨打120,我们会随时为
你提供服务。
高温时间不要出门
网友风雨同舟:天气越来越热,我的体质又不是太好,每天要顶着烈日去上
班,真担心发生意外。请问专家有没有良方可以避免被热浪击倒?若是真的热晕
了又该怎么办呀?
在线医师:天气炎热的确对人的体质是一个考验。若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
或长途跋涉,或在高温车间里劳动,以及在闷热的公共场所内等原因,很容易引
起中暑。因此高温期间特别是10点至16点之间,市民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并
要多注意休息。轻度中暑病人要及时转入阴凉的地方,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
还可在额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内服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如果
症状严重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冷藏食物注意少吃
网友4356789:这些天一直肚子不舒服,还经常性地腹泻,也不知道什么原
因?是不是跟天气有关或者饮食有问题。可是这些天也没有吃什么不干净的食物
呀?
在线医师:你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食了冰箱内不洁食物。对冰箱性肠胃炎
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放入冰箱内的水果储藏以不超过两天为宜。从冰箱里取出的
各种饮料最好放在常温下半小时后再慢慢少量饮用。老年人、小孩及胃病患者,
少吃或不吃冰镇食品。
网友4356789:经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这些天的确因为天气太热,
每天饮食的基本都是冷藏食物,而且是越冰冻越好。看来今后还真的要注意一下
了。谢谢专家指点。
夏季备些常用药品
网友6785432:天气开始热起来了,经常从报上看到许多人被热倒的消息,我
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请问专家夏天应该备一些什么样的常用药品?
在线医师:对于防中暑,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这四种剂型的作用及
药理基本相同。主要有祛暑解毒、化湿和中之功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
滞表现为感冒、呕吐、泄泻的患者,均可使用。十滴水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
效。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长途旅行、高
温环境下工作者,可用此药预防中暑。人丹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
夏日常用防暑成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
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暑症片具有祛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
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另外,夏桑菊颗
粒、下火王颗粒、抗病毒颗粒以及用菊花、金银花等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防治夏
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这些中成药平时在家里都可备一些,已防必要
时能派上用场。
游泳避暑也要防病
网友416493875:我每年夏天都比较喜欢游泳,可是又担心在泳池里染病,该
如何应对呢?
在线医师:游泳是炎炎夏季最好的运动,泳客要谨防三类疾病侵袭。一是红
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二是外耳道感染。游泳
时如果没有注意将进入耳道的水及时清除,很容易引发外耳道感染和中耳炎,严
重的会导致耳道流脓,听力下降。为防止耳道进水,可以佩戴耳塞进行防护,也
可在游泳前在外耳道滴1%的酚甘油2至3滴,以避免耳道进水。三是阴道炎。在公
共泳池游泳可以间接传染阴道炎,许多女性都是在游泳后出现阴道瘙痒症状的。
因此,游泳后一定要用清水将身上洗净,不要用公共的浴巾、泳衣,也不要随便
乱坐,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