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体检单上的异常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09: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
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不治已病治未
病”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青睐,突出表
现在对疾病的预防及健康体检上。下
面就体检有关方面的问题做一介
绍。

健康体检必查项目

体检应根据威胁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为起点,根据现有的检测设备及体检单位的要求来
决定体检内容,其最低限度不应少于如下项目。

X光

通过胸透或拍片以发现肺部的肿瘤、结核、炎症等。每年为高中升学体检,
都能查出初发的肺结核病,因为结核病在全世界发病率都有所回升,早发现早治
疗,可以减少扩散,同时也容易发现肺部肿瘤以及临近器官的病变。

B超

对腹腔实质脏器的检查有时优于其它影像学的检查,且简便易行,能发现
肝、胆、脾、胰腺、双肾、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脏器的占位与某些其它
病变,是必检之列。

心电图

能做到对心脏这个重要器官的某些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A.血液

血脂。血脂紊乱是心脑血管病的元凶,检测血脂对于预防与治疗现代人的代
谢综合征,有着指导意义。

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肝功。主要是检查甲、乙、丙肝。乙肝在改革开放以前,上海有一项调查其
发生率为13%,比例相当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B.尿液

它不仅可以查出肾脏、泌尿系统的疾病,还可以间接检出肝病、糖尿病等。

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空腹

生化检查中的血脂、肝功等,以及B超对胆囊的检查,都需要空腹。如果自
己知道胆囊有毛病,最好头一天晚上也要禁食,以利于胆囊的充分暴露。

禁药

最好头天不要吃降血脂的药、点滴葡萄糖、用磺胺类抗生素等,因为它们能
升高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常被误报告为痛风阳性。

控制饮食

检查前不要吃水果罐头,不要饮酒及暴饮暴食等,这样容易造成血糖升高、
血脂紊乱的假象。如果赶上患病必须用药,应对体检医师说明一下。

留尿

指晨尿,一般人理解为晨起后的第一次尿,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第一次尿
是夜尿。它在膀胱留宿一夜,可能会有细菌滋生,血细胞改变,因此它不能正确
反映尿中的真实情况,应在晨起将第一次尿排出,过一两个小时,再留取的尿才
是晨尿。

憋尿

这是B超检查膀胱、子宫、前列腺及其周围器官的要求,一般是先做B超,然
后再验尿。

不要化妆

如果你有贫血,却在口唇上涂抹口红,医生容易误诊。不要戴首饰项链,兜
里不要有金属器物等,以利于X光等检查。

心理准备

以一颗平常心走进体检站,对血压、心电图等项目影响会小一些。

C.便

便的检查很方便,遗憾的是一般的体检组不检,患者也怕麻烦。它可以得知
像肝胆、肠道(如上消化道出血)及结肠癌等病变,是一项简单易行的项目,不应
丢弃。

内科:

询问病史,以及心肺的物理诊断等。很多疾病可以通过简单的询问病史诊断
出来,如溃疡病、胃炎等。

外科:

一般临床医师在写住院病历时,往往写上“肛门生殖器未查”,但是作为体
检就应视为重点,可以发现睾丸、附睾、精索等疾患,以及肛门周围的痔疮肛漏
等等。骨关节、周身皮肤上的异常突起、表浅淋巴节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妇科:

除B超要查盆腔外,阴道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直观地发现阴道、宫
颈的炎症及占位病变等,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分泌物的涂片培养。

乳腺科:

根据近年乳腺疾病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对女士(个别男士)进行乳腺的检查
很有必要。有的体检单位把它放到外科或妇科检查,其实有条件最好是设专科。

五官科:

眼、耳、鼻、喉、咽、口腔检查均不可缺少。鼻咽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体
检可以早发现;眼底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末梢血管的部位,可以对高
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指导意义。切不可重视大科大
脏器检查而忽视小科。

医疗机构也要注意

1.作为医生,不能认为是健康体检而轻敌,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体检者,发现
疑点穷追不舍。被检者可以不认真,医师却不能放松。

2.不能加大医生工作量,每日少于100人次为宜。内科医生一天下来耳朵痛得
要命,就是听诊器夹的,医生的疲劳也会给诊断带来麻烦。

3.主检医师要在体检后对体检有问题的受检者即时做一些答疑解惑。

4.对医疗设备的要求。

①测血压最好不用电子血压计。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子血压计检测的误
差还是有的,提倡用毫米汞柱的血压计。

②最好不用心电图自动分析仪,自动分析仪受多种因素干扰,最容易做出异
常诊断。可是现在有的医疗机构,已经找不到单导手动的心电图机。那么心电医
师要增强对伪差的识别能力,做到不漏诊,不错诊。

③检验报告单最好采用中文菜单输出方式,使患者能看懂,也能减少医师的
解释工作。

正确看待体检单上的“异常”

体检之后,许多人发现体检单上的“阳性”记载,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
于是忧心忡忡。有的人乱投医,花去很多钱,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体检单上的诊
断结果,往往是客观的描述所见,提供给临床医师参考,是否有病,需不需要治
疗,都得听临床医师的。在此对受检者最容易疑惑的地方做一简要的提示,仅供
参考。

●看不懂的化验单要问医生

许多医院都添置了检验自动分析仪,检验结果都是一长串没有汉字的报告单,即
使有汉字,对于非专业人员也是很难理解的术语。有的项目后边标有正常参考值
以及↑↓提示“不正常”,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白量)正常值是27~31Pg,而测得的数据是26.8,显然只少了0.2,结果出现↓。
有没有意义呢?一般来讲所谓的正常值,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测得的平均数,不
能顾及个别现象,所以你的这项检查很可能就是正常,或许其它因素所致,最好
要结合临床,请医师做解答。有的人问,我的检查怎么好几项都不正常呢?除了
真的有问题外许多化验结果的得数,是由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不“正常”其它
的也就跟着不“正常”。如MCH是↓,那么MCHC也是↓。被检者不必为此担惊受
怕,应向医生询问清楚。

●影像学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

比如腔隙性脑梗塞或脑萎缩,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正常人随着年龄变化而出现
的颅内生理性改变,而非疾病。如果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筛查,可以看到80%的
影像中会呈现不同程度“腔梗和脑萎缩”。
对颈椎病的诊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40岁以上的人进行检查有80%的颈椎X线片
上都会显示有骨质增生性改变,在颈椎CT和MRI扫描上,与退行性病变有关的异常
发生率更高。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必须承认,影像学
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要正确对待影像诊断,听临
床医师的结论。

●要正确对待某些疾病

高血压

被称为第一杀手,就是因为它是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
如果血压高,就要进行复查,如果三次均≥140/90MMHg就可以定高血压病。目
前,有关高血压的最新指标欧洲其正常值为129/84mmHg,美国为120/80mmHg。我
国把120~139/80~89mmHg视为正常高值。如果你的血压在这个范围,就需要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发展为高血压,但不需要服药。这样避免了被检查者不必要
的紧张,也避免了一些医生因理解不到位,给这部分人使用降压药。

有的体检组脂肪肝的诊断高达受检人数的1/5。一般都是B超做的诊断。实际上B超
是不能做脂肪肝诊断的,因为脂肪肝是病理名称,就只能凭(肝穿刺)病理检查。
如果因为是营养过剩(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除了B超影像学特点外,还应有血脂增高
抑或肝功ALT(谷丙转氨酶)增高,否则就不能诊断脂肪肝。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越
来越高,已经成为第二大肝病。一般的早期脂肪肝病变是可逆的,通过生活方式
的改变都能够无药而愈,不留有后遗症。药物治疗脂肪肝尚无特效药。

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钙化灶

是B超报告常见的一个诊断,许多人因此去排石,结果无功而返。这种在肝脏内发
现的强回声,伴有声影,容易诊断。因为多数人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检时被发
现,如果是小的结石或钙化没有必要治疗,用B超观察就是了,它的发展很慢很
慢,如果结石较大并出现胆汁瘀积等临床症状,请到大医院治疗。

肝血管瘤

主要指肝海绵状血管瘤。本病是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是最常见的肝脏
良性肿瘤。本病常常在做B超时被发现,但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的小肝血管
瘤,一般不提倡治疗。因为最有疗效的是手术,但大多肝血管瘤对身体无大碍,
何必动一刀呢?用药物消除肝血管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日常生活上必须
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只有很少一部分肝血管瘤出现迅
速增长的情况,对肝脏等脏器造成压迫,产生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就必须治疗
了。病人若同时存在肝硬化、AFP阳性,那么就要认真对待,必要时做加强CT以及
临床综合分析决定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

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
11.1mmol/L,或在一天任何时候(不管进食与否)血浆葡萄糖≥11.1mmol/L。如果
病人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及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又符合上述标准
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尿糖阳性≠糖尿病,如果伴有血糖略高,就应进
一步复查,因为这个病患病人数剧增,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
女约有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不能被发现,稍大一点
肌瘤都是在体检时被B超发现。对肌瘤小于妊娠8周,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妇女
子宫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经正常者可暂时观察。坚持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般在
绝经后有的肌瘤可逐渐萎缩。在观察期间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应考虑手
术治疗。子宫肌瘤癌变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二十四,所以手术切除子宫应慎重,药
物治疗暂时还没有特效药。

冠心病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异常心电图,有心律、传导、心肌肥厚、心肌缺
血等方面的问题。最多见应该是ST-T改变或异常,被诊断为“冠心病”。其实,
能引起ST-T改变的因素较多,所以不应对冠心病诊断扩大化,要密切结合临床,
如若确诊,最好做冠脉造影。

高脂血症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诊断:如果血清中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达≥1.70mmol/L,则可分别
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增高则称“混合型高脂
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0.91mmol/L(35mg/dl)也属血脂代谢紊乱,
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越大。众多
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
白的治疗,能减少40%的近期心脏病危险。治疗主要就是控制饮食,加大运动量,
服用调脂药物。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