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年仅46岁的著名小品演
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因突发性心脏病
去世。此前7天,高秀敏的大儿子(高
秀敏现任丈夫何庆魁与前妻所生)在广
州车祸去世,18日正好是儿子去世的
“头七”。据介绍,高秀敏17日睡得
很晚,18日上午一直没有起床,下午
才被家人发现已经去世。经法医推
算,其死亡时间大概在18日凌晨3点左
右。 高秀敏的突然病逝令她的戏迷们痛心不已,这一不幸的事件再次给中年人敲
响警钟:人到四十,就要开始提防冠心病“偷袭”。
中年人尤须防无症状冠心病
目前,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各种原因死亡的1/3,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冠
心病。据介绍,以往冠心病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现在冠心病有低龄化的趋势,
四五十岁的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中,中年患者的比例占到了20%。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和不科学的饮食是导致
冠心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一般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都有相应症状,如冠心病发作会有胸痛、气
短、胸闷、心慌等自觉症状,但并非每一次发作都有心绞痛,许多心血管科的临
床医生都证实,有一部分病人,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但由于病变较轻或冠
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所以病人自己感觉不到明显的身体不适,甚至发生了
心梗也无明显感觉。7月2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的著名演员古月,发病前也只是
偶尔有胸闷现象。
有时心脏已发出某些警告,但人们因为对冠心病认识不足而浑然不觉,像
“头晕、疲倦、有点闷、有点胃痛”。许多患者屡屡出现这些不适,往往等病情
已经发展到很严重才上医院。在急诊中,医生经常会收到一些自认为很健康,但
在突然遭遇不幸事件、某次运动、饱餐、过劳后突然出现心肌梗塞的“无症状”
冠心病患者,由于这些患者平时不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所以危害非常大,许多
猝死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
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人体犹如一部机器,进入中年后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步衰退,特别是对于年龄
在40岁以上,有
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长期吸烟嗜酒、肥胖等高危人群,应
定期到心脏专科门诊做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
防患于未然。即使从来没有症状,但只要有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人也要提防冠心
病,定期检查。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
1、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冠心病的发
病及其合并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增加的。
2、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
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无论哪项异常都伴有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的增加。
3、糖尿病。糖尿病除了影响糖代谢,还会扰乱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诱发冠状
动脉硬化,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无糖尿病者,
且发病早。有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
倍,而且8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
或伴有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强,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
起动脉堵塞。糖尿病人的心绞痛常不典型,甚至可无任何症状。因为糖尿病患者
的神经末梢受损,痛阈升高,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症状变得轻微、
不典型甚至完全没有,容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糖尿病患者处于冠心病的高度
威胁之中,必须定期进行冠心病的相关检查。
4、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围血管和冠状
动脉收缩,并使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使血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血液携带
氧的能力下降,诱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男性吸烟者的总死亡率、
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1.6倍。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男性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2至5倍。另外,家族
遗传也很重要,如果父母亲有冠心病史或死于冠心病,那么后辈在进入中年之后
出现冠心病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其他危险因素还有肥胖、缺乏锻炼、长时
期精神紧张和情绪因素等,焦虑、抑郁、情绪激动往往是冠心病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