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疾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23:16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各
组织、器官储备能力的减退,在此基
础上又受疾病的影响,使一系列因素
相互构成因果关系,形成的临床症
状。

  在临床上,老年人疾病一般有如
下特点:

  (一)不易问清家族史、既住史及现病史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故所回答的问题往往缺乏真实性.且一般病程较长,
恢复慢,有时突然变化。有时不易发觉自己的疾病。虽患重病也毫无感觉.因此提
出杂乱无章的主诉.家属或邻居往往不能提供确切有力的资料.因而不易掌握真实
病情。

  (二)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肿瘤、慢性肺部疾病、糖
尿病与前列腺肥大等:常见的慢性症候群有慢性咳嗽、心律失常、消化不良、便
秘或慢性腹泻、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等。

  一个老年人常可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如同时患有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
糖尿病等。同一个脏器之内也可同时有好几种病变,如心脏可同时见到冠心病、
心肌肥厚、心肌瘢痕、瓣膜病变、传导系统的退变、肺心病、心包炎等.由于病程
长,并发症亦多,如前列腺肥大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肾功能下降等。

 (三)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一般老年人的自觉症状比较轻,可能是由于感受性降低,反应较为迟钝,而
使疼痛、发热都很轻微。症状出现后又呈多样化.长期患病的老年人,对所患疾病
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因而疾病与临床表现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有时
病情较重,表现较轻;有时病情较轻,表现较重.例如: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有
些疼痛部位不典型,易误诊为胃痛或神经肌肉痛,有些完全无疼痛或心绞痛病
史,由于其他目的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才发现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或以心衰、休
克、昏厥或肺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肠炎等表现起病。同时并发症、夹杂症
较多,如肾衰、心脏破裂、心律失常、精神异常等.老年支气管肺炎时往往呈潜在
病程,直到死亡也不出现任何症状,死后剖检时才发现存在着范围广泛的病灶.为
避免一般症状与自觉症状很轻,实际上隐藏着重病,直到产生意识障碍及不可药
救的后果,所以必须特别注意食欲减退、脉搏加速、血压下降等症状和体征.

  (四)易发生意识障碍及水、电解质紊乱

  由于神经细胞与脑重量的减少等改变及脑血管的硬化,脑血液供应减少,加
之各界官功能的减退,故老年病人易发生意识障碍.

  老年人由于细胞数量与组织相对减少,脂肪增多,致细胞内外水分均绝对减
少.由于细胞代谢下降及细胞内液的低张性使水向细胞外转移,故老年人细胞外液
比青年人多。因而,只要有轻微的原因就会引起水和电解质的紊乱.也因老年人对
口渴的中枢反应迟钝,而饮水量少,因病自己不能喝水,再加上发热、呕吐、腹
泻,出现典型的缺水性脱水。水分的丧失必定伴有电解质的紊乱,同时常有酸碱
平衡失调.其发生率高,且进展迅速

 (五)对药物的反应与青壮年有显著的不同

  由于机体的老化,带来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衰退。表现为代谢水平下降,耐
受能力降低和个体间的差异扩大.药物墨在体内蓄积,治疗量与中毒量更加接近,
即药效填变窄,应用于一个老年患者毫无反应的剂量,对另一老年患者可能会发
生致死的作用.

 高温是发生中暑的决定因素,气温超过31℃时就有中暑病例发生。高温时要求
机体更多地散热以保持平衡。干热环境下,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湿热环境
下,蒸发散热受到限制,故湿热环境较干热环境更易发生中暑。(一)老年人中暑
的易患因素  据健康人停留在高温室中的试验发现体内的贮热量(J/m2×h-
1,)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减退,尤其是心脏的贮备力及汗腺
功能的减退,往往又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面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减低,易发
生中暑.伴发或慢性疾病复发加重,尤其是高血压、心血管病伴心功能不全、糖
尿病,老年性肺炎及慢性支气管病变的加重期、脑血管意外、精神病等老年人,
易发生中暑.(二)起病急骤,发病率高  老年人中暑,常表现为突然高热、
意识障碍、昏迷起病.常以高热(体温≥40℃)、持续的头痛、肌肉抽搐、昏迷,
大小便失禁、皮肤干燥、低血压休克为就诊时的主诉症状和体征.而先兆中暑的
头昏、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往往
表现不明显或短暂.可能与老年人对这些表现不敏感和(或)被家属忽视而未能及
早预防和治疗.

  重症中暑的热痉挛型、热衰竭型、热射病型(分型诊断见第九章)在老年中暑
病人中均可见,但以热衰竭多见.在临床上常兼有二型或三型特征的混合型. 
 据茅志成等1989年报道,南京地区老年人重症中暑的发生率为6.0%,占同期重
症中暑总例数的65.9%.发病数最多的为70~79岁年龄组.(三)并发症多、死
亡率高  重症中暑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细胞膜或(和)细胞内结构的
损伤.老年人因各脏器结构的改变和机能的减退及原有慢性疾病的存在,高温中
暑后对务器官的功能影响则更大,引起休克、心功能衰竭、严重感染、脑水肿、
肺水肿、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黄疸及肝功能损害、DIC
等各种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重症中暑死亡率高达20%~60%,1989年报道南
京地区为35.4%,且随年龄增加死亡事呈直线上升.90岁以上者死亡率为100%。
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心、肺、肾等脏器的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暑的诊断并不
困难,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上述的临床表现(见第八章),即可诊断.鉴别诊断亦注
童与脑型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膜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性菌
痢相鉴别(见第九章第二节).高温中暑的完整诊断应当包括:需要鉴别的疾病已
经排除;中暑的类型;并存疾病及促发因素的诊断;并发病和重要脏器功能障
碍;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情况的了解等。有了完整的诊断,才能正确治
疗,估计预后和防止再发。在老年人中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还应注意以下几
点:(一)早期发现病人  在高温条件下,老年人出现食欲的减退,精神的异
常(兴奋;萎靡、幻觉)、软弱无力、衰竭感及原有慢性疾病的加重,应考虑中暑
的.当出现高热,出汗或汗闭、衰弱或头晕、头痛、恶心,表情淡漠或谵妄、幻
觉、昏迷及肌肉抽搐等即可诊断.老年人常就诊时即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衰、
呼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往往并发症的症状为就诊时的主诉症状.
(二)注意并存疾病的存在  1.老年性肺炎常与中暑并存其临床表现是多种多
样的,甚至缺乏呼吸遭症状,如咳嗽、咯痰等,更缺乏典型的肺炎体征.可表现
为食欲不振,章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有些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发热,体温多在39℃以下,个别可无发热面仅表现为
多汗。周围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升高,分类以中性增多为明显.易合并水、电解
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休克,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早期呼
吸音减弱,可出现少许湿性啰音,多在一侧局部肺底部多见。发生在慢性支气管
炎基础上的,两肺可出现多种干、湿性啰音.上述肺部体征可提供肺炎的线索.X
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脑出血常与中暑并存本病起病急骤,表现有头痛、
呕吐、进行性言语不清和昏迷,鼾声大作,小便失禁,可有抽搐。丘脑出血累及
丘脑下部、桥脑出血者表现为高热、昏迷,头颅CT可明确诊断.  3.血糖升
高老年人糖耐量减低,5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5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
40%左右,且患者缺乏自觉症状,尿糖常为阴性.中暑会使病情加重,使隐性糖
尿病者发病,重症中暑的应激状态亦可使血糖升高,但一般不超过15~20mmol/
L.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本病的诱发因素中以感染占
首位,发热即成为主要症状之一,感染以肺部感染为多见。中暑亦是诱发因素之
一.常以昏迷、失水、休克而就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多数见于老年人,半数无
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能明确诊断.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