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吃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0:46    

   春天是人与植物一齐饕餮的日
子:植物饕餮阳光,人饕餮植物。春
天里,欣欣向荣的植物令所有的素食
动物和肉食动物都增加了对植物的兴
趣。在我的印象中,成都人春天好像
喜欢吃春卷,一张面皮里面包上一些
胡萝卜丝青笋丝以及肉丝之类,以为
这样就把春天卷起来吃下去了。在重
庆就没有这些细腻的讲究,吃得要粗
糙一些,漫步到郊外,路旁空地到处生长着许多身披白色绒毛的清明菜(成都人不含一丝感情色彩地称之为“灰灰
菜”),摘回来洗净切碎,揉进春节没有吃完的汤圆面里,做成一个个清明粑,
蒸或煎,吃起来清香软糯。其实也挺细腻的,只是做起来有些麻烦,首先得自己
去采摘。二三十年前,有些不喜欢踏青的懒人便叫收潲水的农民捎带进城,用潲
水同他换。农民说,这些东西都是喂猪的。说起来是有些令人泄气,我们称它为
清明菜是因为它的青春时代是在春天——清明节前后;它的学名就不管这一点,
叫“鼠曲草”甚至“鼠耳草”,似乎有些猥琐,显得我们吃的东西不那么正当。
不过,也有些植物学家称之为“佛耳草”,这反而令人肃然而生敬畏,不敢下嘴
了。

  以前的重庆山野气息很浓厚,城里随处可见的岩石缝中,一到春天便会长出
许多马齿苋来,小孩子们采摘一大堆,让大人放进锅里氽一下加上调料,就成了
非常可口的一道菜。马齿苋吃起来有些酸味,正是那时缺衣少食的孩子们喜欢的
味道。直到现在,每当我看见路边有人卖马齿苋时,还会抑制不住地要怅望几
眼。其实,大人才更应该抓住稍纵即逝的春天多吃些马齿苋才对,它饱含多种营
养物质,可以治糖尿病甚至前列腺炎。

  这时节里最好的菜自然是野菜,而最香的野菜必须自己亲手采摘。两千多年
前的春秋时代,一到春天,人们便喜欢采摘野菜吃,那时采摘野菜都是素面朝天
的窈窕淑女的事。《诗经》说:“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关雎》)“采
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草虫》)这里面的“荇菜”、“卷耳”、
“薇”、“蕨”,到现在都还是野菜,但远不及折耳根那么有名。成都人以前称
折耳根为“猪屁股”,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嫌弃它,不过日久生情,现在好像不
再这么叫了。第一次在成都吃折耳根是拌了嫩葫豆在里面的,这种风马牛不相及
的拌法显出对折耳根还是有些不信任。我注意观察过,盘子里最先被吃完的不是
折耳根,而是嫩葫豆。不过,我还是喜欢野葱拌折耳根。多年前一个春和景明的
日子,我游荡到重庆郊外的一片坟地边,发现坟脚边长出一些绿悠悠的野葱,那
像是逝去的亡灵从另一个世界递过来的馈赠。野葱后来被拌到从田坎上采摘来的
折耳根里,那味道就不是人世间能吃到的了。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