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营养专家谈膳食结构与“富贵
病”——
一项样本涉及中国24个省65个县
(后扩展到69个县)6500多人,有关
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
究调查——中国健康调查从1983年开
始拉开序幕。这项调查由康奈尔大
学、牛津大学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联合开展。调查的主持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和中国工程院院
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为了健康,让我们多吃植物吧”
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柯林·坎贝尔教授是在美国农场长大
的。然而现在,坎贝尔教授继续坚持着他几十年不变的习惯——拒绝牛奶和牛肉
等高动物蛋白类食品。不仅如此,他太太和他们的五个儿子、五个孙子都不吃奶
制品。已过古稀之年的坎贝尔看起来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将这些均归功于常
年享用植物性食物的功劳。
南方周末:从什么时候开始拒绝肉类和奶制品?
坎贝尔:我在康奈尔大学的时候,试图通过鼓励人们摄入更多的肉类、牛奶
和鸡蛋来改善健康。这种想法和我在农场的生活经验是吻合的。后来,我负责协
调一项在菲律宾的研究项目,主要是研究当地儿童中肝癌的高发病率。科学家猜
测,这个现象与摄入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有关。那些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孩子却
最容易患肝癌,这些孩子通常出身于最富裕的家庭。
正是这些研究项目使我逐渐意识到,吃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够给人的健
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由此,我和我的全家逐渐告别了动物性食物。
南方周末:为什么选在中国的农村进行这项调查?
坎贝尔:中国农村的膳食结构和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不一样。这本身就给我们
一个很好的机会认识疾病与膳食之间的关系——西方的饮食中充满了肉和脂肪,
而中国主要是以植物为主,这样作为研究者,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食物谱
与疾病谱的对照系。
我们发现维生素C和癌症发病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血液中的维生素C
水平比较低的时候,这些家庭的癌症发病率比较高,这些癌症包括白血病、鼻咽
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肺癌等等。
中国某些地区的胃癌、食管癌和鼻咽癌发病率非常高,是因为中国这些地区
的人喜欢吃腌制品,腌制品中的盐含量很高,过高的盐分把胃壁表皮的细胞杀死
了,容易被各种细菌侵袭,长此以往就引起了癌变。
这项调查的重要发现就是: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最多的人,慢性病(包括各种
肿瘤)也最多,而那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身体最健康。
南方周末:你鼓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人会不会因为总吃植物而
身材矮小、发育不良呢?动物蛋白不是可以使人长得更加高大强壮吗?
坎贝尔:动物蛋白的摄入的确与长得更为高大强壮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也
与血液总胆固醇水平相关联,体重不仅与动物蛋白摄入量有关,也与肿瘤、冠状
动脉心脏病的发病率显著相关。
动物蛋白因为使用效率高、吸收好,所以就让人长得更快,但是如果你得了
癌症,也会使癌症和其他病毒长得更快。所以说太多的动物蛋白容易刺激心脏
病、
糖尿病和癌症的形成。
南方周末:家族中有人罹患癌症的人,也能够通过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
食来避免癌症在自己身上发生吗?
坎贝尔:基因并不是在所有时间内都会完全表达,如果这些基因没有被激
活,或是没有表达,它们就一直会呈现生化惰性,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任何影
响。营养是决定基因是否表达的重要环境因素。导致癌症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受到
了蛋白质摄入量的影响而被激活或者关闭表达。
已有数十项研究表明,当人迁往异地以后,他们的疾病的发病率很快就会与
当地人群的发病情况趋于一致。他们的基因并没有改变,但仍会得上当地人群所
患的各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往往在他们的原出生地是非常罕见的。
南方周末: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维生素补充剂,都声称可以补充人们摄入维生
素的不足部分,这是否有效?
坎贝尔:单纯依靠维生素药片来补充维生素是“科学简化主义”的典型体
现。这并不是说维生素不重要,相反,维生素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当你以食物的
方式摄入纯天然的维生素,而不是以营养补充剂形式摄入维生素时,维生素才能
真正发挥健康保护作用。
南方周末:十几年前中国还很穷,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的富贵病
也越来越多。饮食跟着经济发展走,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吗?
坎贝尔:不一定,但是我们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发达国
家曾经犯下的错误,这是很让人难过的事情。今天也许我们应该有机会避免重蹈
覆辙,因为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我们能够更好地交流。
“理论上是可以的,实际上很困难”
南方周末:请您谈谈当时中国健康调查这个项目开展的情况?
陈君石:这个项目的起因就是因为看到中国和美国人在吃饭和疾病方面的差
别都很大。中国各个地区的人绝大部分是汉人,几乎不存在遗传因素的差别,那
必然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差别。而膳食是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我们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中美两国的膳食与疾病状况进行对比,
我们一致同意中国人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也就是说粮食、蔬菜、水
果、豆类为主的膳食比起美国的典型膳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鸡、
鸭、鱼、肉、蛋、奶为主的膳食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
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
高血压、中风等等。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待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陈君石: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在做中国健康调查的时候,美国的社会学家
就问我们:“你们能不能从我们的教训中得到启发,不要再重蹈我们的覆辙。”
我说从认识上,从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很困难,因为当人们口袋里有钱的
时候,要说服人们不去买肉不容易。吃肉,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上讲是一种生活
富裕的象征。
中国现在有两亿多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4000万人患糖尿病,说明我们
整个生活方式都在改变,在西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