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分析 虚假广告导致信任下降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8:34    

 说起当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已远非昔日可比,同类产品的品种繁
多亦为其竞争增添许多惨烈的成分,
而其中营销步履更为艰难的当属保健
品行业。

--竞争惨烈引发营销变革

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
织,国外的许多知名保健食品跨国公司,正在用他们百年积累的成熟经验,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悄无声息
地在我国争取着目标消费人群,分割市场。如美国全球健康联盟与三九集团协议
在我国开展保健品连锁经营;杜邦公司的生命科学领域中营养与保健的系列产品
全面进入我国;美国生命力集团在我国创建济南生命力集团;美国保健食品维格
尔保健营养套餐被成都五牛集团以1亿元购得在我国的代理权,从而给国内保健
品生产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植物入药已有几千年的历
史,以“药食同源”、“以内养外”、“内外双修”、“标本兼治”为理论基础
的保健食品是我国特有的产业,但是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国家对保健品的广告
宣传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使得许多保健品生产企业处于不宣传自己产品所具有
的药性作用难以突出产品特点,宣传自身产品药性特点又会触犯相关法规,面临
处罚的尴尬境地,也就有了保健品行业对“为什么同样的保健品,有的转为‘药
准字’后可以进行药性宣传,没有转为‘药准字’的就不能宣传”的疑问,还有
的生产企业,在宣传自己的药准字产品时暗示消费者竞争对手为保健品转为药准
字,进而使消费者在对保健品和药品选择时不知所措,这也造成了市场上一定程
度的混乱。再有,由于一些国内保健品企业的胆大妄为和许多消费者保健消费意
识的不成熟,也造成了消费者对保健品信任度的下降。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管理
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能达到预期全部效果的只占3%,认
为部分有效的为60%,认为没有任何效果的为26%,认为有副作用的为
2%;中央电视台公布的新闻调查结果是,群众对保健品的不信任率为53%,
非常不信任率为34%。

或许是尴尬处境的逼迫,或许是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的现状,现在已经有少
数保健品企业开始反思自身在市场上的得失,开始重新调整营销思路,由一味关
注狂轰滥炸式广告下的市场,转向注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加大了从组成
保健品市场的基本元素--每一个消费者的关注力度,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具
体工作。

--虚假广告导致信任度下降

有一种叫做“苦乐康胶囊”的保健食品,由于直接作用于β细胞,通过修复、
营养、调整受损β细胞分泌的基因结构,因而可以迅速使其原来分泌的劣质胰岛素
变为健康成熟的胰岛素,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率,让葡萄糖有效进入人体细
胞,从而达到血糖下降到正常的范围的目的。卫生部对其的批号为:卫食健字:
2002第0588号,其功能被核定为调节血糖。既然是“卫食健字”,那么
其对外的广告宣传就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在当时全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不惜
血本大打广告战的形势下,如何进行“苦乐康胶囊”的促销,如何保证既不违反
国家有关规定,又能够使消费者了解、认可就成了决定健康伟业公司未来能否顺
利发展的关键。为此,该公司首先对糖尿病消费群体进行了仔细认真的的分析,
他们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三大杀手,仅我国的糖尿病
患者就高达4300万之众,而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失衡又会导致脂肪、蛋白
质、电解质、水代谢失衡,进而影响到全身组织并诱发多种疾病,这就为“苦乐
康胶囊”提供了市场生存的基础。随后,他们又针对消费者对保健品产生不信任
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发现,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不信任,多是源于虚
假广告宣传的恶果,如果公司跟风似的一味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将公司的产品淹
没于大量的保健品广告宣传之中,那么就会收效甚微,甚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
结果,同时还有可能触碰国家相关法规“高压线”,为此公司决定采取立体营销
的手段,即加大并不断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针对糖尿病患者千人千面的特点,在
各地建立“糖尿病健康服务中心”,以个性化的手段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降
低血糖,促进其血糖正常的服用方案。

为了消除患者对保健食品不信任的顾虑,健康伟业公司在每一地都采取了免
费试服、见效再买的政策。免费为低收入的患者治疗;定期请有关专家在各地进
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深入到小区为患者进行免费服务。他们的口号是“患
者获健康,我们才能奔小康。服务好一位患者强于打1万元广告”。从表面上
看,为每一个消费者量身打造似乎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而实质上这项从基础做
起的经营策略却非常有效,健康伟业公司亦从“活广告”--消费者对其产品的
口头传播中看到了公司的乐观前景。

其实,意识到保健品经营的艰难,感觉到经营保健品仅靠广告宣传不仅难以
如愿,还要承担风险的企业并不是健康伟业一家,健康伟业只不过是一些保健品
企业反思后采取不同营销方式的一个缩影。曾经有保健品企业的老总说过,现在
保健品的公信度之所以低,固然与一些保健品的科技含量低有关系,但其广告虚
假和夸大其辞成分过多也是重要原因,“不看广告看疗效”虽然是赵本山小品里
的一句著名台词,但也说明了时下消费者对相关产品广告的看法。或许许多企业
正是出于多年市场拼杀的深刻感受,才有了今天的清醒,才有了对“女人、老
人、儿童是保健品‘钱袋子’”观念的改变,才有“产品功能和价值才是本,消
费人群是末”观念的确立。

--痛苦过后是快乐
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的保健品市场额大概有500亿元人民币,这几年基
本上是以每年40%~50%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有3000
多家,其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产品的特点:一是天然原料使用
广泛,大多数是以传统养生理论为产品的设计基本依据;二是保健功能比较集
中,大约有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方面;三是与
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形态差异较大;四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针对专门人群的新
的功能领域鲜有企业涉足,尤其缺少新一代功能因子水平保健食品的开发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保健品生产企业市场生存的“苦与乐”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从营
销学的角度讲,消费者在多数情况下是购买想要而非需要的。喜欢的才是最好
的,偏好在购买决策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目前多数消费者对
保健品广告持有怀疑的态势下,要做到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要做到在种
种压力下求生存,就要在提高科技含量中树立产品的忠诚度、美誉度,才能在其
后享受品牌效应带来的种种“乐趣”。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