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 细心的华军先生
发现,许多小区的垃圾桶内经常会有
一些医疗垃圾,如废弃的注射器、针
头、带血纱布、胰岛素药瓶等等。这
些医疗垃圾就和生活垃圾混杂在一
起,一些捡废品的人还经常在垃圾桶
内用双手翻找,特别危险。
“医院、卫生站的医疗垃圾都会
放在专门的垃圾桶里,专门有人拉走回收。小区家庭产生的医疗垃圾怎么就没人管呢?”日前,华先生向市政府人民
建议征集办建议,相关部门应在小区内设立专门的医药废物垃圾桶,或在北京市
设立定点家庭医疗垃圾回收站,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家庭医疗垃圾能够“寿终
正寝”。
■带血纱布、废弃针头
医疗垃圾常现小区垃圾桶
华先生家住西城区三里河二区,这是一个老小区,住户也以老年人为主。俗
话说“久病成医”,很多长年患病的老人在求医的过程中,慢慢地也都成了“业
余医生”:自己在家给自己打针。打完针后产生的医疗垃圾,他们一般会用一个
塑料袋装好,往小区垃圾桶里一扔了事。
“注射器、针头、带血的棉球和纱布、胰岛素药瓶是最常见的,因为很多老
人患有
糖尿病,他们自己在家注射胰岛素。”华先生说,他仔细观察过,几乎每
个星期他都能在小区垃圾桶内发现医疗垃圾的身影。
“小区居民还好,一般都会绕着垃圾桶走,最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捡废品的
人。”华先生说,捡废品的人大多数都不戴手套,光着两只手就在垃圾桶里面
翻,万一皮肤被利器割破又感染病菌,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过期药也是医疗垃圾
一般家庭随意丢弃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西城区三里河二区,事不凑巧,记者并没有在垃圾桶里
发现注射器、带血的棉球和纱布等医疗垃圾,但是发现很多垃圾桶内都扔了许多
过期药品。
为此,记者特意请教了药监部门的专家,专家表示,过期药品从严格意义上
说也属于医疗垃圾,这些药尽管已经失去应有药效,但其中含有多种化学元素,
随便扔掉会污染环境,一旦侵入到饮用水源,将贻害无穷。比如青霉素等药品,
如果自行处理,防护不当或散发到空气中,可能导致周围人群过敏,而粉针剂药
品则会造成皮肤溃烂。
但记者采访诸多小区居民后发现,许多家庭都会时不时有一些过期药,回收
过期药的厂家又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一般都只能把过期药随便给扔了,对于过
期药的危害也是所知甚少。
■小区医疗、生活垃圾
环卫工人一并处理
那么,环卫工人又会如何处理小区垃圾桶内的医疗垃圾呢?
负责三里河二区环卫工作的张师傅告诉记者,小区垃圾桶内几乎天天都会有
一些医疗垃圾,尤其是在流行性感冒高发期间,医疗垃圾会更多。他只是把这些
垃圾装到袋子里,也不会分什么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然后让负责拉运垃圾的环
卫工人一并拉走处理。
“拉走也就搁一块儿烧了,哪儿会分什么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呀?谁也没那
个时间和精力。”张师傅笑着说,工人们顶多就是在处理针头什么的时候会小心
一点,不被划伤就得了。
新闻链接
家庭医疗垃圾处理法规尚未涉及
据了解,我国对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垃圾有严格的管理规定。我国于
2003年6月16日公布实施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九条规定:医疗卫生
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处置。但对于家庭产生的医疗垃圾,该条例并未涉及。
北京市环保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我国对医疗垃圾的处
理规定都是针对医院、诊所、卫生站等单位或企业,还没有任何针对个人或家庭
医疗垃圾的处理规定。从严格意义上讲,家庭产生的医疗垃圾也必须送至医疗废
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但这对个人来讲是不可行的,花时间力气送过去不说,还
得交一笔处理费用,大家自然不乐意。
该中心工作人员还介绍说,在国外一些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就不存在这个问
题了,如在日本,光生活垃圾就能分成21类,小区产生的医疗垃圾更是会单独回
收并进行专门处理。不过在中国要做到这一点还有一些难度,即便小区内设置了
分类垃圾回收站,人们也得遵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