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不宜多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09:29:21    

  省会一位60多岁的老人,因长期患冠心病,并伴心律失常,多年来一直服用抗凝药华法林。入冬后,昼夜温差大,他感冒了,出现咳嗽、鼻塞,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小毛病,便自己到药店买感冒药和头孢菌素等消炎药吃。可服用不久,他感到心慌,还咳出血来,于是赶紧去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后,建议他停药。对此,有关专家提醒,老年尤其本身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服药种类上要本着“能少就少”的原则。

据河北医大一院药剂科主任杨继章介绍,类似这位老人的例子在门诊常常见到,有的老年患者一天要吃8-10种药,分别针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症,往往一感到头疼,就多吃颗降压药,又出现牙龈肿痛,其实这都是副作用极大的降压药引起的,只需暂时停药或减少剂量1/3到1/2就可避免。

杨继章说,华法林这种预防脑血栓、肺栓塞和血管栓塞的药,有很多配伍禁忌,如遇口服头孢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阿司匹林和丹参等,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还可能产生颅内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出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因此,杨继章建议老年人用药注意以下几点:

最多不宜超过5种。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定期在医生指导下整合常备药,进行必要的减药,以减少用药风险。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最多不宜超过5种。

不要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慢,总之,老年人机体功能在衰退,用药量不能和青壮年人一样,也不能用毒性强、副作用大的药物。在治疗疾病时,用药要采取慎重态度。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年人剂量的1/2-3/4即可。

忌滥用药物。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更不要没弄清病因就随意滥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凡对老年人不利的药物,除非特别需要,非用不可的,应尽量选用替代药物,以减少损害。如抗生素,不管哪一种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应选用毒副作用既小,又能针对病因的药物。除非按医生处方,自己不可乱用药。对以往用的产生过不良反应的某些药物,应向医生讲清楚,避免再用。

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素”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将它们当成“万能”药、“预防”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有些药对年轻人是“平安药”,对老年人来说有时就不平安。如降血脂的烟酸,大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发生黄疸,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可升高血糖诱发老年性糖尿病。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

Tag:
上一篇:浴霸强光损伤儿童视力      下一篇:干冷无雪防治肺炎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