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最常见的
心血管病之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的简称。它是供应心脏血氧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症状的
疾病。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人体力活动量减少,
体重增加。为此,冠心病的
发病量明显的增高,而且有发病年轻化趋势,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冠心病的易患
人群 1、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
老年人,49岁以后
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年轻的
男性患者比年轻的
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
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
2、吸烟者罹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在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年龄层中,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病的人数,是不吸烟者死于冠状动脉
病人数的5倍以上。香烟可损坏动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使心脏缺氧。常进食较高热量的
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的人也易患本病。
3、如果患有
高血压或
糖尿病,将增加患冠状动脉病的危险。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是其他男性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病的机率,则是其他妇女的5倍。 有高血压表示心脏需加倍工作,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也越高。血压升高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4、冠心病具有家族遗传性,若家族中有人患上冠心病,就更容易有心脏病发作。
5、体重超重,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比体重正常的人要大。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三倍。
6、如果是从事经常坐着不动的工作,罹患冠状动脉病的可能性就比从事包括体力劳动在内的工作者要大。缺少
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两倍。
7、如果是女性,已年过35岁,并且在服用
避孕药,就较采用其它方式避孕的妇女容易罹患冠心病。
8、高
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
9、持久的精神压力是公认的致病因素之一。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在以上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
怎样发现自己罹患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到正规
医院的心内科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
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
定期做以下的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五年做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每年做一次血压
检查;每年做一次
血糖检查;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
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怎样
预防冠心病
不吸烟,只食用少量的牛油、奶油及各种油腻
食物;将习惯食用的肉类量减少,将食用的肉上脂肪除去,吃烧煮的肉,不要吃油煎的肉;每周最多只吃三只鸡蛋,吃大量
水果及蔬菜,但饮食要维持平衡均匀;减少盐的摄食量,摄食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并且减少发展冠状动脉病的危险;经常运动,应付精神压力,寻求各种途径来调解生活上的压力,可以培养嗜好或通过运动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