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30岁男人的蜜糖身体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0:07:16    

   警惕30岁男人的蜜糖身体(1)

  一个著名楼盘为了将自己与名称接近的成功竞争对手作区别,曾打出“现代并不是什么都好”的宣传口号,不知这张牌对他们的销售有否推动作用,但用在我们要谈的蜜糖身体的问题上,倒是一个不错的导语。

  现代化,带来了便利,更带来了高发的生活方式疾病。所谓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酗酒以及运动量不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典型代表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等。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目前在发达国家占总死亡人数的50%~80%,到2015年左右,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11.14,世界糖尿病日,很少有人会特别在意这样一个日子,就像很少有人会在意接下来所要展开的话题。我们习惯于认为那些问题只会在至少30年以后才可能面对,但实际上它已经开始毫无征兆地提前来袭。让人手足无措的是,这非但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出现得如此悄无声息。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社区秘书温德兰史密斯说,患糖尿病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主要原因是人的生活形态影响而致。人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症及非活跃性体能,与都市化、工业化及机械化发展都有连带关系。

  糖尿病,尽管这是个众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但我们常常把这三个字跟老年病混为一谈,其中隐含的内幕很少为人留心。曾有一份名为“英国的糖尿病现状——被人遗忘的一百万人”的报告显示,不到一半成年人认识到糖尿病是致命的,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知道它还能导致心肌梗塞和中风。而实际上,糖尿病被称为“不传染的流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糖尿病在亚洲大规模地泛滥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来亚洲人在脂肪和糖类食物方面的消耗迅速增长,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所致。

  以下情况出现几条者,则有拥有蜜糖身体的趋势,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确诊。

  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几率高达40%~60%。所以,性功能正常的男性,一旦出现阳痿就有可能患了糖尿病;

  排尿困难: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排尿困难症状,除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外,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肩膀、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感或蚁行感,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间歇性跛行:走路常感下肢疼痛难忍,不能继续行走,有时有手掌挛缩现象,即原因不明的肢端坏死;

  菱形舌炎:舌体中央的舌乳头萎缩,表现为局部无舌苔覆盖的菱形缺损区;

  低血糖:病人出现多汗,尤其是局部出汗多,饥饿、头昏、心慌、易激动并反复发作;

  皮肤病:全身皮肤发痒,特别是女性的阴部瘙痒重者。皮肤易生疖、疮,伤口和皮肤感染后愈合慢,或经常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

  眼疾:患者视力减退,视觉模糊,或出现白内障、青光眼且发展很快;

  呼出异味:病人呼出烂苹果似的气味,重者连汗液、泪水都有类似气味;

  嗜糖:患者常有空腹嗜吃甜食的习惯;

  疲劳感明显:病人倦怠、乏力,即使是什么事也不做,身体仍感到十分疲劳;

  遗传因素:家中有患糖尿病的人;

  餐前后症状:餐后2~3小时或午饭前及晚饭前常出现心慌、乏力、多汗、头晕、饥饿等症状;

  心血管疾病:过早出现动脉硬化及高血压。

  病死率可高达40%~70%。慢性并发症可影响到全身几乎每一个器官,眼睛可出现视物不清、失明;脑血管可出现脑梗塞、脑出血;心脏可出现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神经系统可出现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肢端麻木、腹泻、阳痿、便秘、活动受限、肌无力、肌萎缩;肾脏可出现尿毒症(肾功能衰竭)、蛋白尿;足部可出现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坏疽、严重者需截肢,这些并发症严重的可以使人致残、致盲,甚至致死。目前越来越频繁侵扰年轻男士的糖尿病,被划入生活方式疾病范畴,也被我国列为危害健康的三大公共性致死疾病之一。

  被吞噬的青春

  年轻人患糖尿病比率的增幅到了令人惊骇的地步,在过去10年中30多岁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上升了70%,去年的英国糖尿病报告显示已经有140万英国人患有糖尿病,比此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另外100万对此缺乏概念的年轻人已经患有糖尿病却毫不知情。

  目前全球糖尿病人已有1.5亿,根据预测到2025年将达3亿,其中75%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世界华人患糖尿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大陆已由十几年前1%的发病率上升到目前的3.25%,其中一半病人不知自己已患病。

  糖尿病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就是因为于早期觉察不出任何症状,在亚洲,它已跃至杀手黑名单榜首。1997年亚洲地区已有6000万糖尿病患者,保守估计到2010年以前将会上升到13200万人,这些人中半数以上并不知情。同时有证据表明,亚洲人比欧美人更容易罹患此病。其大规模地泛滥可能是因为近几年来亚洲人在脂肪和糖类食物方面的消耗迅速增长,以及体力活动的下降(缺乏运动,运动不足)所致,不合理的饮食及缺乏运动是糖尿病的二大起因。

  对现状缺乏清醒的了解是导致近10年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糖尿病患者数量迅速飚升的因素之一,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糖尿病并非像以前一样,只是年老以及免疫能力低下者的专利,但是大多数的人,也许包括你在内,在二三十岁的时候都不会愿意面对这样的话题和建议,否则他们也许可以保持完美的健康。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