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友 少开车防流感日出后再运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0:08:29    

   冬季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最肆无忌惮的季节,血糖容易升高,整个代谢水平会相对降低,造成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谨慎足浴,避免因共用浴桶、毛巾等造成感染。

  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胡东鹏提醒说,冬季是这种慢性病最肆无忌惮的季节。患者的血糖会有小幅升高,整个代谢水平也相对降低。随着气温的走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运动,以适应季节要求。

  控制更加旺盛的食欲

  据胡东鹏介绍,冬季人的食欲会比夏季有明显提升,由于外部气温下降,人体需要比夏季摄入更多的热量,糖尿病患者或高危人群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而且人们会在冬季迎来新年、春节,这也是糖尿病患者面对美食、聚会,意志最为薄弱的时候。因此注意控制饮食,家人也应帮助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和营养师制定的饮食计划执行,切忌暴饮暴食,忽紧忽松。

  运动跟着阳光走

  冬季气温大幅下降,容易让人产生畏寒和惰性,从而导致运动量下降,无法实现饮食和运动的平衡。胡东鹏建议除了保证规定的运动时间外,一定要注意运动时机的选择。中医讲究“得天阳之助”,因此冬天运动一定要跟着阳光走,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在太阳出来以后开始户外运动,在太阳没落山之前结束锻炼。可以选择饭后30分钟后开始运动,饭前不要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

  冬季严防流感

  初冬也是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据胡东鹏介绍,10-15岁期间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季节性反应,会随着周围气温和环境的变化而加剧,而且很容易发生感染和重复感染,大大增加发病几率。因此在冬季一定要做好防病毒感染的准备,防止因为一些轻微的病毒型感冒引发更大的危险。

  做好四肢保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冬季正是其高发季节。因为寒冷会促使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障碍,季节干燥容易造成皮肤开裂。胡东鹏提醒患者,在冬季要做好四肢尤其是足部的保暖,每天用40摄氏度的水洗脚,避免足部受寒;同时每天检查足部,保证皮肤的完整性,一旦出现伤口、裂口马上到医院就医;保持足部滋润,使用油脂保护足部,避免皮肤开裂,防止感染。

相关检测

  如果在体检时更精细些,是很有可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控制糖尿病的。慈铭体检中心总裁、留德医学博士韩小红介绍了多项跟糖尿病有关的检测项目及其功能:

  「常见诊断项目」

  空腹血糖:一般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晨6-8点时取血测定的血糖。它反映了无糖负荷时体内的基础血糖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是一项常规体检项目。

  餐后血糖:75克葡萄糖溶解在200-300ml水中,体检者饮用,在2小时后准确抽血测量血糖,这项检测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有好处,可以使更多的糖耐量损害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得到诊断。

  糖耐量实验:其操作过程跟餐后血糖类似,但分别在1、2、3小时抽血记录血糖指数,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比餐后血糖能够多发现30%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这项检测可帮助在血糖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的人群确定是否患糖尿病。

  「控制水平监视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这项检测可以反映出3个月当中血糖的控制水平。非常适合血糖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是最好的血糖监控项目。

  「危险因素检测」

  体脂肪率:18-30岁男性,体脂肪率正常值为14%-20%,25%-30%为轻度肥胖,30%-35%为肥胖,大于35%为重度肥胖;18-30岁女性,体脂肪率正常值为17%-24%,30%-35%为轻度肥胖,35%-45%为肥胖,大于45%为重度肥胖。这一体测项目能够有效了解身体脂肪含量,能够比较准确反映不同体型和体重的人的肥胖程度。

  血脂血压: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出现血糖升高必然合并着脂代谢的紊乱,高血压的病人合并血脂和血糖的紊乱又称代谢综合征,因此检测血脂血压等项目是否异常,可以帮助判断糖尿病患病风险。

  「合并症检测」

  肾功能检测:有相当比例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已发生尿微量白蛋白,只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就可以在早期发现肾损伤,找到糖尿病的最佳早期治疗时机。

  心电图:因为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密切,因此可通过心电图检测冠心病迹象来判断糖尿病风险。

  不当方式

驾车易出现低血糖

  胡东鹏提醒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谨慎驾车出行,而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哥的姐更要小心,因为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心悸、乏力、出汗、意识模糊,很容易出现危险。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应避免从事其他一些精细和危险的工作。

足浴可能染上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但对人体健康威胁非常大。微小的创伤、鸡眼处理不当、皮肤轻微外伤即可造成感染。因此,胡东鹏提醒糖尿病患者谨慎选择足浴,避免因修脚、按摩等造成皮肤的细微创伤,避免因共用浴桶、毛巾等造成足部感染。

  如果足部出现胼胝,最好找专业有经验的修脚师修整,避免引起足部问题。这时,可提前告知修脚师糖尿病情况,避免修剪太薄或出现伤口。

  职业风险

在职人群少动、吸烟、肥胖者发病率高

  据韩小红介绍,从慈铭体检中心的统计数据观察,近年来在职职工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空腹血糖异常率大于8.4%,其中“体力活动少、能量摄入高、肥胖、吸烟”的职业人群发病概率最高。

脑力劳动者管理阶层“冲锋在前”

  在脑力劳动者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工作岗位,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老板。这跟其职业特征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长时间在文案、会议中度过,基本都有私家车(公车)代步,体力活动非常少,同时他们的商业应酬更多,这种应酬宴会正是高能量摄入的渠道。

体力劳动者司机“最危险”

  在体力劳动者当中,司机糖尿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慈铭曾经做过万名的哥免费体检活动,检测结果其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处于坐姿驾车当中,缺乏足够身体锻炼;同时生活不规律,吃饭和睡觉时间常常不固定,造成代谢系统出现异常。韩小红建议司机一定要坚持每天抽一定时间进行步行等锻炼,同时固定饭点,以保证代谢正常。

  同时,据韩小红介绍,城市近郊的农民这两年也成为了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他们失去土地、不再劳作、健康意识薄弱,同时烟酒肉大量增加,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生活指导

三餐:宜粗不宜精

  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谦认为,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都应长期坚持。据张谦推荐,正常体型患者早餐可选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两主食,午餐和晚餐可食用二两主食、2-3两瘦肉、20-30克油、一斤蔬菜(黄瓜、茄子等)。特别注意每餐的碳水化合物主食摄入不能太少,应保持在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应控制在30%以下。三餐时间一定要规律,防止出现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人的饮食“宜粗不宜精”,每周2-3次选择红薯、玉米、豆类等粗杂粮代替主食。这些粗杂粮一方面可增加饱腹感,促进肠蠕动,而且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脂也有好处。

水果:选择含糖量低的

  长期以来,水果被视为糖尿病患者的大敌,而胡东鹏认为,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并非不能吃水果,但要掌握好食用方法。首先,食用水果应选择在血糖控制基本达标之后。其次,水果不能在餐中食用,而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食用。每天选择中等大小的一个食用即可,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建议水果不要榨汁吃,不要挑选熟透了的吃,因为水果的酸度越高,其对血糖的影响会越小。再次,应选择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柚子、李子、猕猴桃、草莓;苹果、橘子和梨也可以少量食用,而应该避免食用香蕉、荔枝、菠萝等水果。

运动:随身备急救小卡片

  据胡东鹏和韩小红介绍,运动对于增强糖尿病人体质、控制体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患者和高危人群都应坚持锻炼。在锻炼中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相对固定,每次均在饭后1小时进行,每周可锻炼3-5次;其次,推荐利用计步器和血糖仪找到最佳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以略微劳累而血糖达标为标准,患者可通过计步器的帮助不断调整找到一个最佳点,现在有些手机也内置了计步器。有条件的最好在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第三,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片上包括姓名、住址、电话,注明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怎样帮助等。因为运动中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小卡片可备不时之需。

  专家答疑

  Q:用血糖生成指数来指导饮食可靠吗?

  胡东鹏:对于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我们应按照三个标准来指导饮食:

  第一,食品交换份,食品交换份是将食物按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分成4大类,每类食品之间可互相交换。食品交换份一份供热量约90千卡。它可以帮助病人实现营养平衡,了解总热能,实现食品多样化;第二,食品血糖生成指数。它是指一个食物能够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小于55的食品属于低生糖食品。第三,还要看生糖负荷,因为单从生糖指数来看,很多食品都不可以食用了,因此要看其生糖负荷,也就是大众理解的含糖量,通过生糖负荷可以得出食品对血糖的实际影响。

  因此,选择食品不能简单依靠生糖指数来判断,还应该看其生糖负荷,小于10表示其生糖负荷低,可以选择食用。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