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访中国胰肾联合
移植手术术后生存年限最长者、开发区得胜镇农民企业家潘永山
三个肾两个胰老汉今年“8岁半”
51岁的他每年过两个生日:一个是他出生的日子;另一个是他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日子;
做完手术时他欠外债20多万元,如今一年收入近百万元;在村民眼中,他是个“有求必应的好人”
驱车来到大连开发区得胜镇魏家村,按照潘永山说的“我家院子里升着国旗”,记者果然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处足有400平方米的大院子,原本是村供销社,潘永山在半年前花了20万把它买下来,重新盖了两排房子,又垫了院子,还修了一条200多米的乡路。虽然在这里落脚不过半年,老潘的名声却迅速地大了起来,因为在魏家村人的眼中,他是个“有求必应的好人”。
老潘之所以有求必应,慷慨地帮助每个向他张嘴的人,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这条命是白赚的,是医生给的。算起来,1957年出生的他刚满51岁,可是老潘总说自己才8岁半。从1999年接受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起,他每年就过两个生日:一个是1月8日,他出生的日子;另一个是9月22日,他手术的日子。
13小时手术换了胰和肾
老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他又是个聪明人,最重要的性格就是乐观。女儿出生后不久,老潘就被诊断出患了
糖尿病,从此以后,什么糖块、西瓜、苹果都跟他绝了缘。几年后,他开始每天扎
胰岛素,有时一天两针,有时三针。家里攒的五六万元很快就见了底。等到1999年初,糖尿病又引发了肾病综合症,老潘成了个尿毒症患者,靠一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
昨日,回忆起20年前的一幕幕,乐观的老潘连声叹气:“那时候的日子真叫绝望。有一天,我跑到星海湾一幢11层的楼上,真想往下跳啊,不活了,太难了。要不是老婆死命拉住,我早死了!”
1999年春天,老潘住进了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边透析一边等待肾源。“我是个幸运的人,只做了一次配型,就成功了!”9月22日,老潘被推进了手术室,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老潘用“农民语言”来形容手术过程:“鼻子、嘴巴、肚子上到处都插着管子,手上、脚上还打着吊针。医生先把我的肚子划开,将肠子扒拉到一边,然后移植肾,放在左边。肾移植完成后,要晾一晾,看是不是变红了,开始工作了。两个小时后,肾通了,这才移植胰。整个手术花了13个小时!”
而记者获悉,老潘所做的这个手术,是当时全国第二例、东北地区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医生透露说,肾与胰来自同一个供体。与肾移植相比,胰移植难度更大,因为血管非常细小。而且因为胰是不可触碰的器官,医生将供体的胰和脾脏一同摘除,拿脾脏做“把”,触碰脾脏,借以将胰放置到合适位置,最终一次性将老潘的肾和胰都换了。
19年第一次吃糖呜呜直哭
手术结束后,老潘狠狠遭了番罪,被固定在病床上半个月,一动不能动,以防细小的移植手术刀口发生撕裂。这期间,老潘的妻子孔玉琴就睡在医院走廊的水泥地上,不离不弃地照顾他。半个月后,他终于获准可以坐起来活动了。老潘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医生拿来了一块糖,递给他说:“现在,你可以吃糖了。”
19年了,从得病那天起,老潘就不知道甜的滋味。含着这块糖,五尺高的汉子哭得呜呜的。他知道,自己又获得了一次生命!“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决心,要好好活着,要做好事,回报大家伙儿!”
老潘出院了,如今他体内一共有3个肾两个胰。按规定,老潘得半年检查一次身体,可他8年只去了4次,其间还惹了一肚子气:有一次,老潘到市内一家医院检查,医生一看他肾和胰都多了一个,身体还这么好,愣把他当成了教学标本,招来满屋子人,研究了一个半小时,把老潘都弄急眼了。
坐在老潘家的热炕头上采访,记者看到老潘抽的是玉溪,手上还戴一老大的金戒指,便问他:“你这病,允许抽烟吗?”老潘有点不好意思:“医生不让抽烟,我戒了几次,没戒了!”他笑着说,自己早就不喝酒了,从生死线上溜达一趟,他知道健康的宝贵,所以干活一累,他就会自我调节。
移植8年间日子越过越兴旺
老潘做完手术时,欠了外债20多万元,不过好歹他还有一辆140货车。老潘就从跑运输开始,又组织工程队,承包绿化工程,闺女女婿都辞职来帮他。8年下来,老潘不但还了外债,还在开发区中心地带拥有近300平方米的3处房产,养了个4辆车的运输车队,雇了近30名工人,自己买了辆小赛欧,一年收入近百万元。老潘不但给金石滩、开发区搞绿化,最近还承包了英特尔公司建筑工地上的运输活,为大连走向国际化舞台多拉快跑。
自从老潘来到魏家村,给这里的人带来不少实惠。记者采访时,一位农民过来打招呼:“潘老板啊,俺家想修烟囱,跟你赊点砖啊。”老潘慷慨地说:“赊什么赊,拿去用吧,不用给钱。”大手一挥,一百多块砖搬走了。
类似的好事,老潘没少做。他手下的工人,不管刮风下雨有活没活,每个月都是2000多元的工资。谁家有着急的事等用钱,老潘二话不说就让他预支一笔。“当年我借钱看病时,那个难啊。如今谁有难处,咱帮一把,就等于是救他了!”老潘很想得开,“过两年,我再换辆车,买辆大吉普坐坐!”
如今,老潘成为全国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术后生存年限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患者。老潘心里很清楚,他的存活代表着中国器官联合移植的水平。在医生们的心目中,老潘可是个医学界的“宝贝”,因为他每多活一天,就刷新了中国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术后生存年限纪录。“所以我更要可劲儿活着,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抱着出生才两个月的小外孙,老潘乐得合不拢嘴。
图片说明:
老潘是个现代农民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