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当劳薯条——反式脂肪酸超标
事件:2006年2月8日,世界上最
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宣布,依照新
方法测试,麦当劳所售炸薯条中不利
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比此前
公布的数据增加了1/3,这缘于美国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近出台的新
规定,要求在传统食品和膳食补充品
的营养标注中,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2月10日晚上麦当劳发布声明,称中国的麦当劳薯条用的是橄榄油,不含反式
脂肪酸。2月11日上午更正声明,将“橄榄油”改为了“棕榈油”,并称是工作人
员翻译失误所致。2月13日麦当劳公司宣布,所售薯条含有小麦和乳制品等潜在过
敏原成分,可能导致某些消费者出现过敏或其他身体反应。2月14日麦当劳第三次
发布声明称,中国的薯条不含添加剂、小麦、乳制品和反式脂肪酸。
后果: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过敏或其他身体反应,而目前我国对于反式脂肪酸
的含量没有相应标准,也没有对反式脂肪酸检测的方法。
2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病
事件:2006年6月24日,北京友谊医院接诊北京市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
随后又陆续有多名患者因为食用酒楼加工不当的淡水螺类福寿螺肉,由于寄生虫
没有完全被杀死而染上寄生虫病。截至8月21日,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确诊的广
州管圆线虫病病例已经达到70例。
后果: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可被感染寄生虫,引起头痛、发
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3人造蜂蜜——增稠剂、防腐剂等
事件:7月,央视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自此,所谓“甜蜜
的事业”也变得苦涩。据报道,现在蜂蜜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是用白糖加
水加硫酸进行熬制;有的直接用饴糖、糖浆来冒充蜂蜜;有的利用粮食作物加工
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
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后果:
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
还可能加重病情。
4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事件:2006年9月13日以来,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
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截至9月16日已有300多人次到医院就诊。9月17日上海市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中毒事故为“瘦肉精”食物中毒。“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
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后果:瘦肉精含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
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
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极大。
5大闸蟹——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事件:2006年10月18日,台湾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从昆山阳澄湖水产公司
进口的约3吨阳澄湖大闸蟹验出致癌物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国家质检总局10月20
日对外表示,今年以来内地大闸蟹出口743吨,没有发生质量卫生问题。
后果: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而且,蟹
体内有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效
果。
6红心鸭蛋——苏丹红
事件:2006年11月12日,北京食品市场上苏丹红再度现身,由河北白洋淀国
华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中含有大量苏丹红Ⅳ号。11月14日,北
京食品办又检出6种咸鸭蛋含苏丹红。11月15日下午,大连市工商局在当地检测30
个批次咸鸭蛋,发现其中一个批次红心咸鸭蛋涉嫌含有苏丹红Ⅳ号,是江苏泰州
市第二食品厂生产的梅香牌红心咸鸭蛋。
后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
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致癌。
7多宝鱼——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渔药残留
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
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孔雀石绿、恩
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渔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
国家标准限量要求。
后果:存在致癌的可能性。而且,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
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8桂花鱼——孔雀石绿
事件:2006年11月底,香港地区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
化验,结果发现11个样本含有孔雀石绿。尽管如此有问题的样本含孔雀石绿分量
并不多,多数属“低”或“相当低”水平,但香港食环署仍呼吁市民暂时停食桂
花鱼。
后果: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
癌。它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可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或
细菌感染。
9黑猪油——剧毒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
事件:2006年12月初,媒体曝光台州地区的温岭市繁昌油脂厂长期收购来路
不明的废弃油脂,加工成食用猪油销往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购销网络,
随后,又有媒体报道广州番禺区每天有数以吨计的“黑猪油”在恶劣的环境下生
产并供应到广州的食肆。
后果:经检测,黑猪油样品酸价值超出国家标准11倍多,酸败物质可能会引
起食物中毒,人体摄入后甚至会出现基因突变等现象。更严重的是,黑猪油里还
检测出了剧毒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
10陈化粮——黄曲霉毒素
事件:2006年12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媒体报道
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现万吨“陈化粮”,并称这些“陈化粮”均是“东北
米”。
后果:长期储存的陈化粮中,油脂会发生氧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醛、酮等
物质。陈化粮会感染黄曲霉菌,继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长期食用会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