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成都故事与往常的故事有些
不一样,往常的故事好听,而昨天的故
事则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告
诉大家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称为富贵病的高血
压病、心脏病、
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疾
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而在昨天的这场
特殊的故事会上,四川大学病理生理学
讲师罗俊荷所讲的故事,让大家在听的
同时学到了如何保护健康的知识。 知名律师当庭瘫倒
一名年富力强的律师在即将赢得官司的时刻突然半身瘫痪,当庭跌倒。经过医
生急救及后期的康复治疗,这名律师获得了痊愈,并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是什
么病?使年富力强的中年人瘫痪了还可以痊愈?
原来这名律师发病于三伏天,而在这段时间,他手里的案子让他繁忙起来,就
在开前庭前他还紧张地工作着。开庭那天,他又开车大半天才赶到法庭。大热天,
没喝一口水就开始了慷慨激昂的辩护。没想到,紧张、疲劳、激动导致脑血管收缩
变细,加之缺水导致血液黏度增高,最后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
所幸抢救及时,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所以痊愈。
如果没有前期的紧张疲劳、如果饮水够量、如果没有……他的脑血管意外就不
会发生。故事主讲人罗俊荷说,“我曾经建议他辩护时不要太激动,但他认为不激
动达不到辩护效果啊。”讲完故事后,罗俊荷建议,从事这类职业的群体,要注意
平常庭外工作、生活不要把弦拉得太紧,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饮水,这样才能有效
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彝族妇女意外遭遇
阿呷是一位中年彝族妇女,她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兴隆。一天,一自驾游客
来到她家,彝族特色的农家乐使这位游客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他对店内具民族特色
的物品爱不释手,离开农家乐时,他带走了一张小藤椅作为纪念品。这位游客的车
刚上村道,阿呷就追了出去,她想讨回自家的招牌——小藤椅。阿呷一路狂奔,终
于在街上追上了游客,刚把游客拉下车,有人见阿呷突然倒地人事不省。怎么回
事?游客打了阿呷?游客没有啊!休克了?游客吓坏了,赶紧把阿呷扶上车,在他
人指点下把阿呷送到当地卫生所。
阿呷到底怎么了?几天后她来到了成都,在大医院住院期间,经过全面详细检
查,发现她已患
高血压病多年,而且并发心脑血管硬化伴供血不足。因此,当阿呷
狂奔之后,诱发了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这还只是一个警告,如若不抓紧防治,其
严重后果不堪设想。如果阿呷早知道患高血压病并坚持治疗,就不会发展到如此严
重程度。
罗俊荷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无声杀手,病人可能无症状,还自我感觉良好
时,实际上已处于危险境地。因此,经常检查血压是必需的。应该像家里常备体温
表一样,备一台血压计在家里,以便尽早发现尽早控制。
关键时刻他救自己
有一位编辑,退休第一天在家看电视,看到感人处非常激动,正起身拿纸巾擦
眼睛时,突然左侧肢体无力并倒在地板上。脑栓塞?多年的文案工作及心脏病史让
他了解了许多医疗常识,他更知道一旦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必须尽快到医院接受治
疗,否则就会残废。
怎么办?家里没人,等他们回来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再说,大冷天躺在地
板上几个小时也会加重病情。想到这,他鼓足勇气,靠健全的右侧肢体一点一点朝
距自己3米远的电话桌挪去。半个小时后,他不但挪到了电话桌旁,还嘴手并用拨
通了家人的电话。很快,家人与120均赶到,此时,他已浅昏迷。
这位患者的判断没有错,医院检查结果证实他因心脏病而产生的血栓导致脑血
管意外发生。由于他的努力自救,从而使他没有留下后遗症。
脑血管意外发生,越早到医院越好。一旦病人到了医院,各部门都会派出专人
配合诊治病人。
昨天的故事会结束后,听众们纷纷围着罗俊荷问这问那,仿佛故事主讲人在义
诊。听众们说,这堂故事会不仅饱了耳福,而且还让他们学会了很多健康防护知
识。
本报记者邓晓洪王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