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01:11
十年前,谁家生了个八九斤重的孩子,准会成为亲朋好友间流传的新鲜事。可现在,记者从各大医院产科了解到,生出个八斤的宝宝稀松平常,九斤、十斤也已不少见了。
保守估计:巨大儿十中有一
医学上,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公斤的,称为巨大儿。超过4.5公斤的,称为特大儿。
据解放军第202医院产科介绍,从今年1月到现在,医院总共接生新生儿880人左右,其中巨大儿就有近80个,占9%。其中,特大儿也在10个以上。
产科护士长宋丽华说,5公斤以上的宝宝有2个,最重的是5.1公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情况则更为惊人,据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巨大儿的出生率达到了15%以上,最重的新生儿竟然重达11斤!
医生担忧:产妇宝宝都危险
据统计,我国上世纪70年代巨大儿发生率为2%,此后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1995~1999年为7.70%,尚无更新的统计。
不比不知道,巨大儿的出生率正翻番增加。分析其中的原因,解放军第202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巨说,目前来看,巨大儿出生率的增高,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例如遗传、营养、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倾向等等。
“很难说仅是某一个原因造成,往往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李巨说。
“从医学上讲,我们不愿意看到巨大儿的出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主任曹霞说。
对于产妇来说,巨大儿直接造成分娩困难,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对于巨大儿本身,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抽搐、瞌睡等症状,适应能力一般较差。
标准更改?危险系数别低估
有人提出疑问: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营养状况等都比以前好,新生儿体重增加也是理所当然的,巨大儿的标准是不是应该提高,才符合实际情况呢?
对此,李巨表示,目前国际标准没有更改,但即使是真的要提高,也绝不能低估巨大儿分娩的危险系数。因为目前在临床上,对待巨大儿,医生们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前开奶、葡萄糖喂养等,来避免可能出现的低血糖、昏迷等不良症状。
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专家建议,准妈妈们应合理搭配营养,适当运动,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每周体重增长应不超过500克,给自己和胎宝宝减减肥,一同变健康。
对巨大儿来说
1、适应能力一般较差,而且比普通新生儿晚成熟一至两周,肺部尤其如此,因此易出现呼吸不良的状况。
2、巨大儿长大后,比正常体重出生儿患成人病的几率也有所增加。(起立制图)
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公斤的,称为巨大儿。超过4.5公斤的,称为特大儿。
对产妇来说
1、造成分娩困难,只能进行剖宫产;
2、子宫壁过度膨胀,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
3、有相当一部分有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倾向。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