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假药事件凸显义诊监管不足 根源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02:27    

 导读

经国家药监部门确认,致使新疆两名患者死亡的“糖脂宁胶囊”为假冒药品。截至2月2日晚,新疆全区已查扣此批号药品9391瓶,公安部门已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据了解,尽管有关部门早就下发过规范义诊的通知,各地也出台了相应举措,但是并没有阻止类似的骗局在全国各地频繁上演。发生在新疆的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发出“义诊活动亟待加强监管”的强烈呼吁。


又是义诊惹的祸。这次,新疆喀什的两名糖尿病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导致两名患者死亡的“糖脂宁胶囊”,是以义诊、咨询活动等形式,吸引一些老年人购买而流入患者手上的。

据业内人士称,近年来,由于不规范义诊引发的侵害患者权益的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以义诊的名义,用免费讲课、检测为诱饵,私售假药,导致患者死亡

1月19日,新疆喀什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莎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报告称:接到莎车县卫生局报告,一名叫叶丹军的男子租借房屋,以“中国慢性病康复协会”(据查根本没有这样一家协会)的名义进行讲课、诊疗糖尿病,并对听课人员免费检测血糖,暗地销售药品“糖脂宁胶囊”。

1月17日、19日,莎车县两名女性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该药品后,出现疑似低血糖并发症,相继死亡。

后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标示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非法添加“格列苯脲”和“格列吡嗪”,其中每粒含有“格列苯脲”化学物质最高达12.3mg。根据相关规定,中药里不允许添加化学物质,“格列苯脲”降糖作用比较强,但严重超量有可能造成休克,甚至死亡。该药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格列本脲,超过正常剂量的6倍。

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核查函。广西立即派人赶往平南制药厂,抽检该厂2008年生产所有批次的糖脂宁胶囊。经过核查,认定广西平南制药厂是依法批准的药品生产企业,现场核查没有发现生产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平南制药厂2008年共生产8个批次的糖脂宁胶囊,经检测,均未检出格列本脲,导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两名糖尿病患者死亡的药品为假冒产品。

此后,新疆喀什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接诊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9人,收治4人。

新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随后在全区范围内查扣该药,并及时下发用药警示,要求各地州市迅速在当地新闻媒体上滚动播出,警示患者立即停止购服此问题药品。同时全方位开展“糖脂宁胶囊”查控工作,要求做到涉药单位百分之百全覆盖,绝不允许出现监管盲区。凡发现辖区内有此批号药品的要立即封存,不得继续销售,防止危害患者。

与此同时,新疆药监部门会同喀什、阿克苏地区公安部门,将在新疆销售假药“糖脂宁胶囊”的4名涉嫌犯罪人员抓获,这批药品的来源、数量、流向及其他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1月30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用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一经发现与该批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要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经初步查明,进入到喀什地区的“糖脂宁胶囊”共9600盒,截至2月2日晚,已查控追回8536盒。新疆全区共查扣此批号药品9391瓶,其中从患者手中追回2663瓶,未发生新的药害事件。

“义诊本身是一种特定的医疗活动,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但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做变了味。”某保健品义诊医生讲述了内幕

据记者了解,目前,新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在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彻查假药的来源和窝点,严打制售假药的网络,并加强了对利用各种学会、协会及专家名义推荐销售药品行为的监督,严查药品的购入渠道和药品经营单位的销售资质,严防假药流入合法药品流通渠道。

“义诊本身是一种特定的医疗活动,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但是,近年来,义诊却被一些人别有用心的人做变了味。”原是某企业医务室医生的老郭,两年前内退后被某保健品聘为义诊医生。今天,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义诊内幕:

老人们一般看病心切,防范意识较为淡薄,所以义诊场所一般都是老年人聚居区,目的是向他们高价兜售药品和器械。

公司要在哪个小区义诊时,往往会事先派出一些工作人员,到该小区散发一些写有治愈患者实例的宣传单,写的无外乎治愈率有多高,彻底治愈不复发什么的。

为了增加老人对义诊的信任,组织者还会以“服务老百姓”的名义与居委会或小区管委会联系,这样既能解决场地问题,又能取得大家信任。

多数情况下义诊卖的不是药而是一些保健品,因为根据规定,保健品不得宣传疗效,因此保健品很难通过正常广告渠道促销,而义诊则不同,它能避开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还节省了大笔广告费。

每次义诊时,组织者都会收买一些患者作“托儿”,现身说法,夸大宣传,欺骗更多患者,达到广告促销效果。

去作义诊的“专家”,不但要略懂医术,还要会推销。义诊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老板不但要让“专家”掌握所推销产品的疗效,还要统一“专家”在义诊中的言行举止。

义诊背后的私售药品陷阱主要是以聘请“医学专家”免费体检、义诊为名,利用一些破旧测试仪器进行所谓的“检测”,受检者一般都会被查出“患有”疾病

“白大褂、血压计、听不懂的医学术语……这些都是不法分子惯用的行骗手法,你要不留心很可能上当受骗。”“糖脂宁事件”发生后,新疆公安部门向社会发出了警惕免费体检、义诊背后诈骗陷阱的预警。

据新疆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负责人介绍,从今年侦破的相关案例来看,义诊背后暗藏私售药品和非法集资两大陷阱。

在乌鲁木齐市经侦支队侦办的大众夕阳红健康传播中心涉嫌诈骗案中,其公司高管利用上述方式向老年人销售核苷(每盒498元,实际进价不到100元)等药品,并在举办健康讲座的同时举行购药擂台赛,以第一名奖励一万元现金为诱饵,共骗取20余名老人的近20万元。

据介绍,义诊背后的私售药品陷阱主要是散发宣传广告,以聘请“医学专家”免费体检、义诊、健康讲座为名,利用一些破旧测试仪器进行所谓的“检测”,受检者一般都会被查出“患有”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随后,工作人员开始推销具有神奇疗效的高价保健品或是具有专门疗效的“仙丹神药”,承诺在一个疗程后免费享受数十项全身体检,引诱中老年人按疗程大量购买。等受害人发现这些是毫无医疗作用的价高质差的保健品或是已经不再生产或停止使用的失效伪劣假冒药品时,免费体检、义诊点已人去楼空。受害人少则被骗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非法集资陷阱主要是,以“专家”推荐、“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和免费体验的方式,向中老年人推销负离子饮水机、保健床、气血循环机等自称是国内外高科技专利产品的“医疗器械”。通过精美包装和夸大宣传,骗取老年人信任。

在乌鲁木齐市经侦支队侦办的汇佰利特大集资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就采取发放宣传单、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验气血循环机治疗等手段,吸引大量老年人到其公司,再通过一些“客户代办”现身说法,骗取老人信任,以售后返租、返利的手段,进行集资诈骗。

“此类案件受害者众多,涉案金额惊人。”新疆警方有关人士说。

对于义诊活动的监督管理至今尚未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或规定,实行义诊活动备案管理的法律依据不足,其约束力、威慑力显然较弱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义诊活动的规范管理,早在2001年,国家卫生部就下发了《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要求义诊组织单位原则上应组织本地区的医务人员在本地区范围内举行义诊,在开展义诊活动前15日到义诊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需跨县、市或省组织义诊时,组织单位应在开展义诊活动前15至30日分别向其所在地和义诊所在地相应的县、市、省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通知”还要求,义诊组织单位应当按照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内容开展义诊,发现有组织不规范义诊的,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责成义诊组织单位停止义诊,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相关机构和人员予以严肃处理。组织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非医务人员参加义诊的视为非法行医,卫生行政部门可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组织单位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后,国内大多数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都结合本地情况,制定了义诊活动备案管理办法。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消灭不规范义诊行为,各地假义诊、不规范义诊的事件时有发生。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