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瘤生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05:44    

  西方现代医学的解剖实验证明,“带瘤生存”是可行的。据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临床医学尸体解剖的结果表明,在40至50岁的妇女中,39%的人乳房内有肿瘤存在。在60至70岁 的男性中,46%被发现患有前列腺癌。这些肿瘤的体积很小,也没有扩散,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如果生前被查出的话,他们都会被视为乳腺癌或前列腺癌患者,并接受相应治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相应年龄段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只有1%。尸体解剖还发现,几乎所有50至70岁的人甲状腺内都有微型肿瘤,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1%。这就是说,在成年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有肿瘤存在。他们多数未被发现,未被确诊为“癌症”。因此,他们是处于不自觉的“带瘤生存”状态。

“带瘤生存”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寻求延长生存期的主要方式,争取带瘤生存是临床医生及其患者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务实态度,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带瘤生存”只有依靠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非局部治疗)方能实现;中晚期癌症患者即使出现大量胸水、腹水或骨转移肝转移等情况,如能及时进行全身有效的抗肿瘤综合治疗,较大部分患者仍可长期带瘤生存,延长生存期。

对早期、中期癌症病人而言,西医是主流治疗手段,当癌症已到III、IV期,特别是IV期发生远处转移时,病人的全身已经受到影响甚至波及多内脏功能损坏,这时中医讲求整体治疗和着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维持人体带瘤生存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对抗平衡,而这种改善看似“慢”,却更符合晚期肿瘤病人的实际情况。

长久以来,肿瘤的西医治疗在中晚期病人的身上发挥了明显疗效,但它在组织癌症复发和转移上的疗效却令人失望。

在长期诊治肿瘤的临床工作中,笔者注意到,早期癌症病人虽有肿块但尚未转移,此时“正盛邪实”,宜“攻毒祛邪”为主;中期癌症病人,肿瘤逐渐增大,邪正处于相持阶段,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或“攻多补少”;晚期癌症病人,肿瘤多已出现远处转移,邪毒得势嚣张,正气虚衰不支,这时如果一味攻伐,反而会加速病人的死亡,如果扶正培本,脾肾兼顾,“寓攻于补”,常能减轻症状,维持生机,使病人长期“带瘤生存”。尤其是术后或经放化疗后的复发的肿瘤病人,其瘤体增大的速度和全身转移、扩散的速度都比未做手术或放化疗前快得多。所以一旦病人全身播散,多脏器转移,西医即宣告回天无力了。但在中医带瘤生存的观点指导下的扶正祛邪治疗,却在延长病人生存、减缓疾病发展的速度上显示了它的确切疗效。

许多中晚期癌症病人经过“中药、食疗、生物免疫药物穴位注射的三联疗法”,大大延长了生存期,减慢了肿瘤生长的速度,缓解了病症与痛苦,这是中医在“人与瘤体共存”上取得的积极疗效。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