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06:49
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癌症还不属于常见病;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癌症已经成为人类身边无处不在的“幽灵”。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的一组数据显示,到2010年,癌症将成为人类致死的第一诱因。之前,在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中,癌症也已紧随心脑血管疾病之后,高居“榜眼”。其中,肺癌更是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30年竟上升了465%。恶性肿瘤为何如此猖獗?面对《生命时报》记者的询问,国际抗癌联盟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占到死亡原因的20%以上。而且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相比,增加了83.1%,上升速度非常惊人!”郝希山说。最让他担忧的是,在肿瘤患者绝对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癌谱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发达国家高发的乳腺癌、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胰腺癌和肾癌等在发展中国家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得也十分快速;发展中国家高发的胃癌、肝癌仍居高不下,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
郝希山进一步指出,20年间,在男性发病前十位恶性肿瘤中,肾癌、肺癌、大肠癌和脑瘤呈上升趋势,其中肾癌上升幅度最大,累计上升111.72%,食管癌、胃癌、肝癌则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食管癌下降幅度最大。而女性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胰腺癌上升幅度最大,呈下降趋势的有宫颈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预计到2010年,男性发病前3位的肿瘤为肺癌、肝癌和大肠癌,女性发病前3位的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
郝希山认为,这一趋势也进一步证实了癌症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虽然癌症的高发和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因为肿瘤发病高峰期多集中于65岁以上,平均年龄每增加1岁,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约11.44/10万。但肿瘤已不单单是老年人的‘专利’,从癌谱变化可以看出,越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癌症越是高发。”
至于诱发肿瘤的生活因素,郝希山认为,首先要数吸烟,30%的肿瘤发病都和长期接触烟草有关,吸烟也直接导致了肺癌的发病率在几十年间骤增;其次,膳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肿瘤发病率迅速上升,如谷物和蔬菜摄入量下降,脂肪来源的能量增加,膳食模式日益西化,体力劳动、体育活动减少等,肥胖和糖尿病也是大肠癌、乳腺癌等癌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最后,感染、致癌因素的暴露也易诱发肿瘤的发生,如幽门螺旋杆菌可诱发胃癌,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因此,可以说,‘治癌在医生,防癌在自身’,在人群中继续开展控烟活动,改善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及及早治疗相关疾病,是进行肿瘤预防的关键措施。只有杜绝了不良生活习惯,癌症才可以真正被挡在门外。”郝希山强调说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