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10:39
高脂血症在临床上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四类;
1、高胆固醇症:血清胆固醇(TC)水平增高。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TG)水平均增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降低。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脂质在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
六类人群更须警惕
以下六类人群,医生强烈建议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查。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男性40岁以上,女性绝经期后。
饮食药物双重调控
高脂血症的防治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的两种。非药物的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调节,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吃肥肉、禽肉皮、动物油脂、奶油糕点、棕榈油、蛋黄、蛋类制品、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植物油等。应以瘦肉、蛋清、花生油、豆油、色拉油、各种蔬菜、水果、米、面、杂粮等为主。饮食对血脂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饮食的量,其对甘油三酯水平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饮食的成分,其对血浆胆固醇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其次,要运动锻炼及戒烟。
药物治疗上主要有:(1)他汀类;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2)胆酸隔置剂;考来烯胺、考来替哌。(3)贝丁酸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4)烟酸类;烟酸、阿西莫司。高胆固醇血症应以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主,高甘油三酯血症应以贝丁酸类为主。
用药降脂重在坚持
血脂异常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方可获得明显的临床益处。在进行药物治疗后4-6周内,应复查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HDL-C,根据血脂改变而调整用药。如果血脂未能降至目标水平,则应增加药物的剂量或改用其他降血脂药,也可考虑联合用药。若经过治疗后血脂已降至正常,则继续按同等剂量用药,除非血脂已降至很低时,一般不要减少药物的用量。同时,也需复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CK)。长期连续用药时,应每3-6个月复查血脂,并同时复查肝功能。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坚持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以期增进降血脂药的疗效。
不同病情区别治疗
对于在服用降血脂药前已出现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的患者,应进行护肝治疗,使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再开始药物降脂治疗。而对于转氨酶仅轻度增高且伴有甘油三酯升高者,如果需进行降脂治疗,可考虑给予降血脂药,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若转氨酶无进一步升高,降血脂药可以继续服用,否则就应停用降血脂药并进行护肝治疗。在服降血脂药物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或肌无力,测定CK明显升高,则应立即停服降血脂药。
什么是高脂血症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血脂的准确含义。
血脂主要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包括游离和酯化的胆固醇)。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目前公认LDL属于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其血中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当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时,就出现了高脂血症。临床上诊断标准为血浆总胆固醇水平>5.72mmol/L,血浆甘油三酯水平>1.7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