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悄悄袭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12:58    

  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糖尿病占用了全国卫生资源的1/7。当众多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对“三多一少”、“胰岛素”等术语耳熟能详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种“1.5型糖尿病”正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1.5型糖尿病的学名叫做“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英文简称为LADA。顾名思义,LAD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胰岛β细胞破坏为主,因此从本质上属于1型糖尿病。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治疗有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又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

  LADA的最大危害在于,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2型糖尿病又没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目前估计,LADA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约占10%-15%,这意味着,在我国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约有LADA患者400万。单凭临床表现他们都有可能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从而影响正确的治疗,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和预后。而早期确诊就必须依靠抽血化验,判断是否存在胰岛自身抗体,另外测定胰岛功能也很重要——如同时存在胰岛分泌功能减退则更支持LADA的诊断。

  有学者评价了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与胰岛细胞抗体(ICA)的诊断价值,证实联合检测GAD-ab与ICA能够显著提高LADA的诊断敏感性。首次研究证明了羧基肽酶-h抗体(CPH-ab)是诊断LADA的一项新免疫学指标,从而拓展了LADA的疾病谱,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率。

  LADA早期(非胰岛素依赖阶段)诊断标准包括:发病年龄大于15岁而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发生;发病时非肥胖;可伴有甲状腺或胃壁细胞等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或具有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及青年人的成年型糖尿病(MADY)。在临床上对于貌似2型糖尿病的形体较瘦的患者,如果年龄大于15岁且起病较普通2型糖尿病为快,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初期口服降糖药有效但半年到一年后失效而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医生要高度警惕LADA的可能性。

  LADA治疗的重点主要放在保护患者残余的胰岛功能上。除了基础的饮食治疗和加强锻炼外,对于患者来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尽早开始注射胰岛素,因为外源性胰岛素能使自己的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因患者有胰岛功能衰减的倾向,为避免过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加速胰岛功能衰竭,目前一般不主张服用优降糖等磺脲类降糖药。

  有人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LADA患者:利用祖国传统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甙小剂量进行治疗,发现能够抑制胰岛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副作用很小。也有报道罗格列酮与胰岛素合用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在确立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后,应注意经常到医院复查胰岛β细胞功能,了解其动态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模式。坚持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GAD-ab,以掌握其变化情况。这种定期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转归,并可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避免和减少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