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榜下反思我们的健康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25:19    

  中国北京奥运会共获得51枚金牌,远远多于居第二位的美国。开赛以来,每天都在增加的金牌数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兴奋,让我们空前自信。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赋予金牌很多意义:金牌意味着经济实力增强了,金牌意味着国力强盛了,金牌意味着运动科学水平提高了,金牌意味着国民强健的身体素质……细想想,其实不尽然。竞技运动的发展当然有赖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因素的强力支撑。但竞技体育毕竟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我们不必把它的荣耀与价值赋予太多的意义,如果非要那样想,得到的也许只是一个幻象。

  多年以前,当我们在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时,许多人扬眉吐气、脱口而出:“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了。”还是多年以前,毛泽东题写的那句话成为几代人的理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然而,时至今日,人民的体质真的增强了吗?我们除了为冠军呐喊与喝彩之外,是否让体育运动每天都滋养我们的身体?明星越来越多,体育产业的影响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的生活,但是,金牌耀眼光茫之下,显露出的则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失衡的现实。

  这些年来,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在一年年下降;他们身边能够撒欢的场地越来越少;学生以及很多上班族的运动时间逐渐被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静态生活取代。

  我国的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静态生活方式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者比不足1小时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风险增加89%、糖尿病增加46%、高血压增加19%。

  少年时看过顾拜旦的《体育颂》,其中有一句话是:身体和精神的改变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

  那时年少还不理解其中的深意,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体验过无休无止的工作疲惫,见识过许多人的生老病死,这才真正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何等重要。生命在于运动,无视这条大自然的健康法则,我们迟早要为“过度行为”付出代价。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