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有哪些先兆信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32:55    

 

  企业家为何相继猝死

  2008年7月22日凌晨,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张生瑜心脏病猝死,39岁;2007年4月,绿野木业董事长许伟林心肌梗塞猝死,42岁;2006年1月,中发电气董事长南民急性脑血栓去世,37岁;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38岁;2004年,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大中电器胡凯、爱立信中国杨迈;2001年,青岛啤酒彭作义……柯受良、侯耀文、高秀敏……一个个曾经显赫的名字在他们生命的黄金时期离我们而去,让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

  从今年入夏以来,猝死就像悬在空中的一把刀。网络里和生活里都经常听到有人猝死的消息。很多年轻人平时身体好好的,说没就没了,让亲人和朋友非常受不了。中青年猝死往往会对亲朋好友造成巨大打击,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很可能身兼重要的社会职责和担当着家庭支柱,其死亡,对家庭、社会都是巨大损失。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目前流行的定义有1小时内、6小时内和24小时内死亡等3种说法,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胰腺炎、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90%以上的是心因性死亡。

  猝死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发病到死亡非常快;二是猝死常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身上;三是猝死通常不可预测。

  重视猝死的先兆信息

  通过对家属的调查,专家发现,多数病人猝死前是有先兆的,发病数天至数月前,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胸痛、憋气、胸闷、气急、心悸、易于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活动有关,通过休息可以缓解。

  猝死威胁最大的是中青年:中青年人一旦发生上述症状,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因为中青年人工作节奏非常快,这时候往往把发生的先兆症状忽略了,以为是工作累了或者没有休息好,这种忽略往往是致命的。

  对于重任在肩的商业精英,节奏日益加快,头脑一刻不停地转动,生活节奏非常紊乱,根本没有自己的节奏,都是跟着市场走,频繁的出差、应酬是对身心的巨大透支,也是导致他们身体不佳的重要原因。

  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

  就自身而言,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缺乏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饮酒和吸烟的危害更大。

  外因中精神因素占了第一位,如精神刺激、过度兴奋与悲伤。第二是过度体力活动,如超强度体育锻炼、病中性生活等。第三是饮食不当,如过饱、过快进食、饥饿等。第四是气候环境的变化。

  防猝死关键:自我解压

  “中坚力量”之所以猝死几率高,除身体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外,直接诱因就是情绪过度紧张、心理压力太大,而这些都像是埋伏在人体周围的“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引爆”,所以,对高危人群而言,学会释放压力、调节情绪至关重要。

  导致猝死最主要的疾病就是冠心病,所以预防冠心病也是一个重点。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超重、缺乏锻炼、紧张和心理压力、糖尿病等都可以增加得冠心病的风险。而除遗传外,其他的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和改善的。

  一、要保持正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保持血压、血脂在理想水平。

  二、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发现的方式是定期医院体检,发现不适及时去医院寻求治疗。

  三、预防诱因,注意避免空调温度太低、频繁出入冷气房等。

  四、夏季要特别注意及时饮水,不做剧烈运动,注意防暑降温和饮食调节,睡好觉,备好急救用药

  人人都该学的现场急救

  猝死常发生在家中、工作单位或公共场所,现场急救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急救的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发现猝死的病人,应立即对病人的左侧心前区拳击2—3次,解开患者领口和裤带,平卧于硬的地方,托起患者颈部使头后仰,打通气道。

  如无呼吸,即刻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检查颈动脉,如无搏动,进行心脏按压。按压时双手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3—4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80次左右。

  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比例为15:2,即15次心脏按摩,2次吹气,交替进行。一旦心跳开始,在立即停止心脏按摩的同时,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继续诊治。

  在心脑血管病人家中,硝酸甘油、救心丸等应成为家庭必备药。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往舌下喂服一颗这类药物,往往能为有效的急救创造条件。

  指导专家:

  南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党群

  专业特长: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0807002902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