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34:04
专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委员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梁馨苓副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朝生
■新快报记者陈艳 通讯员张玲玲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增多,在尿毒症患者中,约有50%的病人是由此引起。其中,由高血压导致的比例是15%,而由糖尿病导致肾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患者的比率上升更是惊人。五年前由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只有10%,但是短短五年时间,这个比率就节节攀升,已经逼近35%。专家指出,糖尿病、高血压已经成为尿毒症最为危险的因素。
1 糖尿病、高血压、肾病恶性循环
“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在老百姓看来,这三种病似乎毫不相关,但在内分泌科和肾内科医生眼中,这几个“难兄难弟”相遇的几率越来越大。
梁馨苓副教授一语概括:“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三者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她告诉记者,长期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会造成对肾的损害,最终结局就是尿毒症;而有肾病的人也容易合并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变,其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
梁馨苓副教授介绍说,“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引起肾病。血压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一旦肾动脉硬化后容易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并最终导致尿毒症。而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就会产生蛋白尿,引发糖尿病肾病,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梁馨苓副教授介绍说,据国内调查显示,尿毒症患者中由高血压导致的比例是15%;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的比例已由过去的10%增加至逼近35%。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病人居多,因此尿毒症的患病人群也呈现老龄化。
2 护肾首先要控制好血糖血压
血糖控制不好,出现肾脏病变之后,多久才会发展为尿毒症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朝生说:“从糖尿病肾脏病1期发展至晚期肾衰竭,约需15年左右。”并且,糖尿病肾脏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约25%的病人在6年内,50%的病人在10年内,75%的病人在15年内会发展为肾衰竭。
Ⅰ型糖尿病比Ⅱ型糖尿病更为可怕。根据既往研究显示:如果对糖尿病肾脏病不予理会,自然发展下去,Ⅱ型糖尿病约有20%并发肾病乃至肾衰竭,而Ⅰ型糖尿病这个比率达到40%。目前,我国糖尿病肾病已占肾衰竭病因的第二位。
血糖血压要两手抓,控制好的同时,要注意营养、戒烟、运动和坚持服药。坚持低盐、低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饮食原则;科学规律运动;纠正血脂紊乱;避免肾脏损伤。
3 定期尿检防肾病“偷袭”
专家提醒:在糖尿病早期不能只重视血糖的控制,不能忽视肾脏病的筛查。
梁馨苓副教授强调:“只需要几十元钱的尿检,就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是否有微量白蛋白,然后通过施医施药,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仅可病情延缓,甚至可以逆转。”
专家说:“一般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测一次肾功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存在蛋白尿(ACR>300mg/g)或微量蛋白尿(ACR30-300mg/g),伴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Ⅰ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均要考虑糖尿病肾病诊断。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5年后、Ⅱ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筛查的内容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值评估肾小球滤过值。
患高血压五年时间以上者也要每年进行肾小管功能检测,包括尿液的比重、渗透压等,十年以上病程者要进行肾功能的评估如:生化指标、尿常规检查。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