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还有梨花雪 早春别忙减衣裳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52:47    

 

目前气候已进雨水,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但是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适时“春捂”有助防病。

“春捂”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养生原则。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明代医家汪绮石说:“春防风,又防寒”。不忙脱衣,能减少发病的机会。

那么,春天怎么“捂”呢?“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都说的是春捂的大致概念,春不忙减衣:

听天气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有的人感冒、胃疼经常与冷空气到来共同发生。因此,捂要顺应天时,在气象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增添衣物,未雨绸缪。

听温差。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着天气变化加减衣服。昼夜温差大于8℃时不要忙于减衣。

听气温。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可以减少身上的衣物。但是减衣还是以气温持续7至14天没有变化时为好,就是说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中医还建议:

注意防寒保暖。婴幼儿、老人、孕产妇不宜频减衣物,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抗御外邪侵袭。

不宜过早摘帽。老人,尤其头发稀疏者,不宜过早摘帽子、围巾,以免遭受风寒,出现头痛、感冒、伤风。

特殊病加强保暖。有颈椎病、肩周炎、呼吸道疾病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病情加重。

春捂要重视下半身。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因而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尤其是老人,下半身衣服不要穿得太少。

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中医强调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春季常会见到口舌干燥的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如多食大枣、山药、莲子、韭菜、菠菜等等。此季节应少食羊肉、狗肉等燥火的食物。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