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53:45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为了让小糖友拥有和正常孩子一样幸福的童年。
儿童糖尿病发病多在寒冷的秋冬季,因为在寒冷的日子里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心肌炎病毒等相对活跃,很容易诱发糖尿病。肥胖及有家族糖尿病遗传倾向的儿童,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防止这些病毒入侵。
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胰岛素依赖型,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起病,除了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心理治疗以外,还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其时间宜早不宜迟。
儿童糖尿病患儿的饮食疗法,要掌握“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等原则,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注意控制总热量。
当孩子有饥饿、嗳气、呕吐或面色苍白、出汗、胸闷、痉挛、神志不清等时,要考虑是低血糖反应。孩子外出,家长应在其衣袋里放一张写着“孩子患有糖尿病,如面色苍白、晕倒时请给孩子服用少量糖水,并及时和医生联系”的卡片。
我能给自己注射胰岛素
内分泌科医生讲的故事:晓梅(化名)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4岁半时不幸患上1型糖尿病,需要长期注射人工胰岛素维持生命。11岁那一年,她拿起了注射器,开始给自己注射胰岛素。
3年前,晓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专家提议只有安装胰岛素泵才能解决问题,但晓梅的父母难以承担胰岛素泵的价格。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汇聚一起,晓梅终于依靠社会捐助安上了胰岛素泵。
晓梅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关心我的人,都是我生命的蓝天……我无数次回味这件事情,反复咀嚼里面的深情。我深深地知道是所有关心我的人永不放弃的坚持,才使我能够继续学习,静静享受阳光。”
晓梅小时候最害怕有一天突然离开这个世界了,当时她就想,如果她死了看不见亲人,看不到老师,看不到书,就感到特别害怕。“如果爸妈比我先死那就没有人疼我了,可是如果我先死,他们一定很伤心、很难过,尤其是妈妈,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坚强活着,不让爸妈失望、难过。”
从4岁半患病到现在,晓梅多次经历病危,其中9年前的那次抢救,给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晓梅的血糖已测不到了,是超高值。抢救进行了两天两夜,晓梅还是没有苏醒,为晓梅治病的医生含着眼泪让她的父母准备后事,可就在大家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昏迷中的晓梅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妈妈用右手去轻轻摸她的右手,突然感觉她的手握了自己的手一下。妈妈以为是幻觉,刚想抽出手来,却抽不动。妈妈说,晓梅强烈的求生愿望,使她心里有点颤动。
医生护士再一次鼓起了精神,马上会诊,调整救治方案,5个小时后晓梅终于睁开了眼睛。
医生建议:治病要孩子参与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五上午):我现在是晓梅的主管医生,我接诊的病人很多,其中儿童患者也不少,晓梅做得最好的是她积极参与了疾病的防治,成为疾病管理的主人。我认为,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
病人只有自己主动想去管理好疾病,战胜疾病,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糖尿病本身就要求患者参与疾病的防治。家长一定要用孩子能明白的办法让孩子了解疾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决心。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