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糖尿病学生的是大学,还是医保?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57:35    

 【本文摘要】 患有某种疾病会不会被社会歧视,看他能不能进大学就知道。新生患有糖尿病,学校有何理由“取消录取”?面对巨大的道德风险和舆论压力,学校为什么坚持“一退到底”?

  不久前,一名刚刚考进山东某大学的新生被发现患有I型糖尿病,学校随后对其做出了退学处理。此事经过《人民日报》、CCTV等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一片质疑:既然不具有任何传染性,糖尿病病人凭什么不能接受高等教育?

  长期以来,大学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是“公平与权利”的晴雨表。

  患有某种疾病会不会被社会歧视,看他能不能进大学就知道。新生患有糖尿病,学校有何理由“取消录取”?面对巨大的道德风险和舆论压力,学校为什么坚持“一退到底”?

  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除无法完成学业或生活不能自理,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和专业学习,考生录取时一般不应受限。但又指出对于“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大方向是“尽量放宽”,可限制条款里没有定性的语言,“理解不同”就成为必然。实际上,哪些病、病到什么程度算严重,能不能“完成学业及自理生活”谁来判断,多半还是大学自己说了算,这就是学生与学校纠纷的起点。

  将糖尿病学生拒之门外的大学,被网友普遍认为“缺乏责任感”,但我们很容易看到,学校真正担心的,是“进来了该怎么办”,这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更要紧的是“治病的钱”。

  眼下,高校学生享受的仍然是“公费医疗”,即一部分国家拨款、一部分学校投入、一部分个人负担。这套公费医疗没有统一标准,由学校视自身财力协调,一般在校医院看病医药费大部分都能报销(不同学校50%至90%不等)。而教育部每年下拨到每个大学生(部属院校)头上的公费医疗款只有60元,不要说一位重症学生可能会花掉上百学生的公费医疗款,就是普通学生感冒发烧,很可能也不只用60元。可以想见,随着医疗费用水涨船高,学生的“治病钱”越来越多地要依靠学校。有人提出,患病学生可以通过签订“免责协议”等入学,为的就是将医疗费问题提前打消,可惜这样的变通,尚没有相关法律认为有效。

  资金短板让高校“闻病色变”,也让校医院水平低下、竭力“省钱”,“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开便宜药,限制转院相当普遍。

  可以说,高校不愿意接纳疾患,大学生缺乏社会医疗保障是重要根源。既然公费医疗捉襟见肘已经非常明显,与其由学校统筹本已相当微薄的公费医疗款,为养活迟迟不肯社会化的校医院叫苦连天,倒不如让国家补贴明明白白地进入正规社会医疗保险,保费由政府、学校、学生3方确定比例、共同负担,普及学生参保、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赔付上限。

  “公平、人性化、责任感”,这些词听上去都相当温暖,但这缕缕阳光真要照在有疾患的大学生身上,依靠的就不是一两个大学本身有没有“担当”,而是制度的完善与保障。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