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健康的生活方式哪里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6:03:12    

  作为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院长,杨秉辉提出,健康从健康生活方式而来。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一是烹调用油,量要减少。摄入过多油脂脂肪在动脉血管壁上沉淀下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二是用盐以5克为宜。高血压发病,吃得太咸是一项重要原因。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我国北方居民每人每天约摄入15-18克盐,南方人大约10-12克盐,都需要明显减少。三是鲜蔬水果,每日必备。从营养学角度看,需要增加优质的蛋白质食品,诸如牛奶、鸡蛋、鱼、家禽等,新鲜蔬菜与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建议每人每天的摄入以不低于500克为宜。四是戒烟限酒、严格控制。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8-12倍。而饮酒过量伤肝、损脑,必须严格控制量。五是进食有度、坚持锻炼。六是心态积极、心理健康。

各位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谈健康从何而来这个话题,我想今天外面的雨雪很大,大家到这里都是为了寻求健康的,健康也是需要的,但是健康从何而来呢?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个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面管理全球卫生工作的机构,好象我们长宁区政府下面的长宁区卫生局一样。这个机构专门管理全球医疗卫生工作,他们曾经发布过一个宣言的文件,我们把它翻译成我们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健康基石。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健康基石。

健康长寿,生活方式占了60%

健康很重要,但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这就有各种说法。过去我们说增加营养就是健康,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当然营养也是要重视的,怎么营养再说。进补,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宣传,但一般的说来,如果身体正常,健康的,不一定需要。运动当然重要,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言,就是生命在于运动。我关注现在很多老年的同志很注意运动,早上起来在公园里面弯腰、伸腿。年轻人不做,其实运动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对这个人的健康讲过一个主题。

人的健康从何而来,他们有一个说法,说人的健康和长寿跟遗传有一点关系。有的爸爸活到90多岁,本人70多岁很健康,有长寿基因,但是这个只占15%。所以这个之占15,而社会条件占10%。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条件下,就不利于健康长寿。我们长宁区现在要建设健康和谐社会,这些肯定是有利于的。医疗条件是8%,自然环境要注意保护,现在要冬暖夏凉,应该说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这些加在一起是40%,那么生活方式占了60%。你的生活怎么过,这跟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们说健康。什么是健康,我想请教在座的各位,大家会说健康是没病,我想这个不完全准确。现在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我们中国现在病很多,现在科技进步有很多病的治疗是好的,问题不大,比较麻烦的就是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现在根据统计我们国家人口死亡的原因40%左右死于心血管肿病,20%几是恶性肿瘤,还有呼吸道疾病等,把这些加在一起是70%左右。如果我们预防了这些情况,我们就会健康和长寿了。因为这些毛病没有找上门来。我们通过有效的预防疾病,是可以健康的。当然除了这个病以外,还有糖尿病发生的人也很多,但是糖尿病最终的危险还是在于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的结果也是心血管病,当然还有胆囊炎、胆结石等等。

预防疾病的良方是健康的生活行为

那么这些疾病怎么预防呢?预防疾病我们有什么办法,大家想想看,这个怎么预防?在座都是年纪大的人,以前有种牛痘,还有吃糖丸,有效吗?有的。有的时候吃吃这个糖丸就好了,如果有这些办法就好了,我们打一针、吃一个糖丸是最好的。但是我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说的很多病症,都是外来的病毒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现在讲到的冠心病、脑溢血这些,是我们自己身体的变化。怎么来预防这些疾病呢?这不是靠打预防针、吃糖丸,而是要靠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行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这个健康的生活行为,首先的问题是饮食。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不同,有一些习惯不同,在座也有少数民族同志。北方人吃面食多,我们吃米饭。有的时候问题是很多的,随着这个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饮食有一些问题,首先是脂肪摄入过多。有的血脂太高,这个里面有脂肪成份沉淀在血管里面,造成这个血管不通,不通问题就大了,这个有没有养料,看有什么问题?就是冠心病。有的还有脑供血不足,还有脑的思维不行,这就是心脑血管病。大脑的血管都是从这个血管出来,你看这个血管,大脑中动脉,这就是3毫米而已,是3毫米,不是3个厘米。3个毫米是很小的,到大脑重要的地方,是从这里来的。如果不正常的话,就糟糕了。所以我们要预防心脑血管病,这个要注意。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