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版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更突出3个“早”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0:10:51    

  “这次的糖尿病治疗指南确实有
很多调整,看似复杂,其实归纳起来
就是出现了3个"早"!”虽然整个新闻
发布会的会议室挤满了亚太地区多个
国家的记者,各种语言的对答声仿佛
充斥了全部空间,但是中华医学会糖
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和记
者坐在角落里说的话却异常清晰、有
力。
  多种用药方案一项治疗规范

  近日,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在亚太区首次发布200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针
对该病治疗流程几个关键的调整进行了详细介绍。相比起2006年的ADA治疗共识,
近期的多项系列研究都支持了新的治疗原则: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
下,加用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Lantus)是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的最有
效措施。而且,2007版的指南增加了糖尿病治疗的明确流程图,确定了基础胰岛
素为起始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最有效选择,并且其使用贯穿流程的各个步骤,并
提供了基础胰岛素用药剂量和方案的调整策略指导。

  在大部分国家,糖尿病是第四大致死原因。在普通人群中的10例死亡中就有1
例与糖尿病相关。

  近年来各国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疗法,ADA的临床治疗指
南树立了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规范。它通过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便利的治疗方案,
以帮助确定针对2型糖尿病人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更早更积极更平稳

  杨文英教授归纳的3个“早”,就是200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和2006年ADA治疗
共识的重要区别所在(见图1):

  “早”用药在经过2型糖尿病筛查,检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时,之前的治疗是
允许病人先进行2~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复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这是ADA的标准,国内标准是6.5%),才开始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而2007
版的指南要求,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早期,就要采用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
胍),同时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早”联合用药在确诊3个月后复查若HbA1c≥7%,之前的方法是此时开始采
用降糖药治疗,而新版指南则指出应开始联合用药,此时联合使用降糖药和基础
胰岛素最有效。

  “早”用基础胰岛素进入2型糖尿病治疗的第二阶段,之前的治疗是此时才开
始联合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而且此时的胰岛素多属于短效胰岛素,用于短期控
制餐后血糖,具有一过性峰值特点。2007版指南则提出把下一阶段才使用的基础
胰岛素提前到这一阶段,以尽早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另外,200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中的胰岛素用药方案更倾向于细化检测指标,
即在有效的血糖检测下,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胰岛素的剂量和种类进行调整,
以便达到最平稳的血糖水平,缩短过去的同一方案使用周期。胰岛素是最古老、
研究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降糖药,但会导致增重(2~4kg)和低血糖。与NPH胰岛
素相比,长效的无峰值的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可以降低低血糖的风
险,目前已发表的研究还未证明,吸入胰岛素是否可以降低HbA1c至≤7%,因而不
同的胰岛素对不同的患者和病程都有各自的治疗成本效益比,需要医生更密切地
监测和调整用药方案,ADA对此也发布了相应的基础胰岛素启动及调整策略指南
(见图2)。

  “其实用降糖药、加用基础胰岛素、联用胰岛素,在2006版的治疗共识中都
是有的,只是2007版把这3项用药全部提前了一个阶段实行,其治疗的态度更加积
极,实现平稳血糖的起点提得更早了。这就是非常重要的3个"早"!”杨文英教授
把ADA治疗指南的特点用简明的图表边说边画给记者看,“只要弄清楚这3
个"早"及其治疗的宗旨,我国的医生要进行调整也是简单易行的,重要的是了解
相关的循证医学论据和进行继续教育。”

  中国版指南有望年底面世

  ADA的2006治疗共识在去年发布时,国内的研究者都非常关注中国版的指南何
时会更新。毕竟ADA的治疗指南对于国内的糖尿病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
同时由于种族和地域等差异,该指南应用于国内患者时还需要进行本土化的调
整。如何调整,何时调整,这些都是国内医生最关注的问题。杨文英对此给出了
明确的时间表:今年底将对ADA的2007版指南进行本土化解读,并根据国内患者的
个体差异作适当调整,将出版相关的教材并向全国的内分泌科医生推广,同时进
行继续教育活动。

  “ADA2007版指南的精神还是会贯穿在中国版的指南里,3个"早"和更积极的
治疗态度、用药方案调整都会包含其中,这是二者的相同点。不同点不多,一项
国际性治疗指南的推出其适用性还是比较广的,中国版一般只会进行微调和对治
疗步骤加入注解。”杨文英说,种族的差异对中国版的指南有一定影响,例如,
国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近30%是非超重人群,而美国的同类患者绝大部分是超重
人群,因而ADA的指南里推荐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因为该药具有较好的降糖
作用同时还能明显减重,对于超重人群比较适合。但国内的非超重患者则不一定
采用该药,因为该药可能带来低血糖反应,对于偏瘦的患者是不适合的,因而可
采用磺脲类等药,要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指导。

  毋庸置疑,新的中国版治疗指南的重点在于提供最适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
者血糖水平的治疗规范,对于必须长期用药的患者而言则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新里
程。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