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源远流长,在很多治疗领
域都有着自身的优势。随着中医药的
神奇疗效日益被世界医学界所重视,
我国对传统中医药的挖掘与传承更加
深入,中西医结合日益紧密,在保护
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那么
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如何让医
生和患者都了解中医药,特别是让广
大的西医医生能够理解中医药的精
髓,将其自如地运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去;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西医西药各取所长,形成互补,获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中国正在行动。
张德芹
天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
分会委员,中国消费者用药信息(CCMI)工作委员会委员。
用现代语言诠释传统医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医学博士、中国消费者用药信息(CCMI)工
作委员会委员张德芹介绍:“为增进消费者用药安全意识、帮助消费者理解药品
作用和提高消费者用药效率,促进医药从业人员有效开展消费者用药安全交流、
教育活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自我药疗教育专业委员会正组织全国各地中西医
专家编制《中国消费者用药信息(CCMI)》。”
张德芹负责编写《中国消费者用药信息(CCMI)·中成药卷》的一部分。她
说:“这实际上就是用科普语言编写的中成药说明书的说明书,以求让西医,让
老百姓看得懂,这项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预计该书今年年末出版,希
望届时能成为指导医药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正确使用中成药的好帮手。”
说到很多西医不懂中医中药,让记者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
“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一大批优秀的西医大夫脱产学习中医,培养出中西医
结合治疗的泰斗吴咸中院士以及阮士怡、张丽蓉、李维廉、刘道矩等一大批老专
家,虽然已经七八十岁高龄,至今仍然活跃在医疗第一线,仍然是相关学科的带
头人。而现在,几乎所有中医大夫都多少懂得一些西医知识,能够看得懂CT报
告、化验单,中医医院能够做普通外科、介入等手术,中医懂得同领域的西医术
语,治疗机理,对其进展都非常关注,甚至中青年骨干力量都能够开具西医处
方。中医没有排斥西医,而年轻一代西医对于中医却了解甚微,为了患者的利
益,今天我们是否也应该进行大规模的西学中培训,让更多的西医医生能够运用
中医药为患者服务?
“未病先防”减少
糖尿病发生
由于自己的父亲是位糖尿病患者,并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张德芹的博士研
究课题选择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研究,多年的钻研和辛苦努力使她成为一位名
副其实的中医药糖尿病药物研究专家,在完成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时仍然坚持
从事糖尿病药物研究工作。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的多发病。中国糖尿
病形势也非常严峻,全国人群调查资料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
者,其中2型糖尿病占85%,此外,还有4000万糖耐量低减患者,糖耐量低减人群
每年以10%~15%的自然转归率发展为2型糖尿病。预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还将继续升高,如不采取有效干预手段,今后30年内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将达到5%~10%,届时全国糖尿病总数将逾5000万。因此,
预防糖尿病迫在眉睫,而药物干预糖耐量低减是预防糖尿病的主要切入点。经过
长期研究我们发现,中药单纯降糖的作用不如西药迅速,但是中药通过益气养
阴,整体调节与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配合,在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同时,可有效地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改善
糖尿病症状,如糖尿病性心病、糖尿病性脑病、糖尿病
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
糖尿病足等。”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多数降糖中成药以血糖正常化作为治疗的基
本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忽略了糖代谢紊乱背后的一个隐匿的杀手——脂代谢
紊乱的调治。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调脂与降糖同样重要,而中医药具有糖
脂双调的作用优势。”张德芹说。客观地说,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干预糖
尿病前期的糖耐量低减阶段和糖尿病后期预防延缓并发症阶段,这相当于糖尿病
发病的“两头儿”,目前金芪降糖片的抗糖尿病机理深入研究,也是朝着这个方
向进行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是在继承传统中医辨证
论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组方。这样既可保证所研发
的新药符合中医辨证用药规律及中医组方原则,功能主治明确,同时又有一定的
创新性。由张德芹负责研发的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中药新药历经3年的药学、药理、
毒理研究已经基本完成,年内可申报临床实验。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景广阔,卫药
功不可没。
本报记者莫芸摄影俞哲
后续报道
给实验动物立个碑
6月4日“卫药文华”专版刊发了“给实验白鼠立个碑”的文章。真是巧,在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门前的草坪上竖立着一座小小的纪念碑。纪念碑不
大,高约60厘米,在大理石上镌刻着“纪念为医学事业作出贡献的动物”字样。
纪念碑上有白鼠、兔、狗等三种常用实验动物的塑像,形态安详,栩栩如生。张
德芹说:“我们每年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上千只,这些可爱的动物为维护人
类健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们的心中这些塑像是有生命力的,这个纪念碑凝
聚了我们科研工作者对它们的深深的崇敬和感谢之情,人类应该感谢这些动物,
应该树碑纪念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