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控制饮食,无需终生服
药”——这些出现在大众媒体上的广
告,不知道欺骗了多少无辜的
糖尿病患者!
大连的谢老伯就是其中一个受害
者。据2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
道,糖尿病患者谢老伯,在一则糖尿
病药物广告的误导下购买并服用该药
物,一年后便出现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最后不治身亡。
广东省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翁建平教
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糖尿病终于可治了”这样的广告简直是无稽之谈!以目
前医疗水平尚未能根治糖尿病,广大患者切勿轻信此类广告。
曝光
纯中药胶囊内添危险降糖西药
据央视报道,与谢老伯相比,浙江临安的黄女士是幸运的,她也是一名糖尿
病患者。2005年,一则名为“消糖静胶囊”的纯中药广告吸引了她。该广告声
称,该药物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兵种总部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心研制而成,不
用控制饮食,无需终生服药,治愈率达96%。
对黄女士而言,这则广告最特别的是打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旗号,“解
放军医院总不会欺骗人民大众吧?”黄女士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一次性花1000多
元从该治疗中心邮购了一个疗程的“消糖静胶囊”。回来后却发现,该药的包装
相当粗糙,没有任何批准文号,也缺乏产品有效期。随后,黄女士便向临安市食
品药品监督局投诉。被执法部门判定为假药,随后有关部门对该胶囊进行检验。
检查结果显示,该药物里添加了一种名为格列本脲的降糖成分。据专家介
绍,格列本脲也称为优降糖,但它是我们上世纪70年代时使用的一种降糖西药,
它的副作用比较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格列本脲更是非常危险的。
揭底
主要“研究人员”都是假冒的
根据广告上的网址,笔者登录了这家“部队”糖尿病治疗中心的网站。“无
须控制饮食和水果”,“无须长期服药”、“突破糖尿病难以治愈的难题”这些
醒目的宣传和黄女士从广告里看到的内容如出一辙。网站上说这家糖尿病治疗中
心还拥有一个中医药糖尿病基因工程研究院,是我国糖尿病基因研究唯一机构,
是国内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的权威机构。
相关部门对该糖尿病治疗中心进行调查。出乎意料的是,关于什么是“基因
治疗法”,该中心的一位医生的解释居然是,整个基因治疗过程就是吃药。
此外,网站上还介绍说,这家糖尿病治疗中心拥有非常强大的科研队伍,有
200多名专业的科研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就有52人。网站着重介绍的靳建、曾秀
玲、李铁金和齐慧茹等几名专家,毕业于地方或者军队的名牌医科大学,且均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而这些学校均否认这些人为该校毕业生,随后国家
相关部门也证实,这几个人根本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专家
“降糖药”广告基本上都是非法的
笔者继续在一些媒体上调查发现,类似这种假借“解放军”、“专家教
授”、“国务院津贴”等名义的医药虚假广告十分普遍,特别是针对糖尿病、白
血病、癌症等疑难杂症的较多,往往容易让缺乏医疗知识的患者上当受骗。
解放军负责医院管理的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负责人表示,凡
是在媒体上以军队医疗机构的名义做广告的,全都是假的,凡是通过邮购的方式
兜售药品的,出现的医疗机构也都是假的。
糖尿病患者经常受到虚假广告的困扰,在笔者的调查中,就时常听到许多病
友及其家人都有购买“降糖”产品而受坑害的经历。究竟虚假广告是利用了患者
的哪些心理进行非法宣传?
对此,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张家庆教授表示,疑
难病、慢性病和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都是虚假广告的重灾区。因为患者及家属会
“心急乱投医”,而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张家庆提醒说,申请药品批号必需有几期临床验证,要求十分严格。而保健
食品批号则不必,因其目的就不是为治病。有些“糖尿病研究所”自己“发明”
的药品,没有国家药品批准号而出售,这是非法的。国家规定,医院内部制剂只
能在医院内使用,不能出售。
张家庆表示,“可以说,大众媒体上的‘降糖药’广告,基本上都是非法
的。病友知道它是非法的,就不要去看它和相信它了。”
市场
糖尿病保健品“神奇”受穗患者青睐
有关糖尿病虚假广告和药品,在广州市场上同样值得关注。在记者调查过程
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声称,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保健食品违法添加
西药并大肆宣传有降糖功能。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市番禺区、海珠区等一些药店
发现,无论是糖尿病保健品还是药品,利用广告来吹嘘“疗效”的不在少数,而
这些产品大多是在糖尿病专柜及一些小药店出售。在番禺区的一家小药店里,记
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向售货员咨询了关于糖尿病的相关药品。随后,她便推荐了一
种名为“××降糖药”的药品,并热情地说,这个产品买的人最多,具有明显的
降糖功效。还对记者表示首次购买可按会员价优惠,每盒280元,正常价格则要
300元/盒。
根据该药品的配套资料,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三点功效:第一,服用西药失效
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一至三个周期可平衡血糖,达到标准值或接近标
准值。一盒一个月,两盒一个周期。第二,只有靠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的二型糖
尿病患者,服用一至三个周期可以逐步停止注射胰岛素。第三,病程不长的患者
服用一个周期可将血糖调节到接近标准值。
而在其他一些药店,记者发现一些糖尿病的药品居然没有生产日期,而当记
者问起该药的副作用等问题时,售货员都信誓旦旦表示,这些药品均不添加任何
降糖西药,是百分之百的纯中药,让笔者放心使用,一旦发现问题可全额退款。
在笔者采访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就轻信售货员的口头承诺,看中产品“纯中药”
的特性,购买了这些药品。
解释
服用纯中药不可能快速降糖
目前市场上,不少糖尿病食品药品均声称是中药成分,具有明显降糖作用。
有的广告甚至称其是祖传秘方。据了解,这些食品药品标出的主要成分一般包括:
枸杞子、乌梅、葛根、山药、玉竹、蜂胶、茯苓等。让人疑惑的是,并没有一例
保健食品或者药品说明自身添加了西药成分。
广东一知名糖尿病中药生产厂家负责人表示,目前仅靠中药来达到迅速降糖
的作用是很难的,如果称自己的降糖效果快且明显,一般都是添加了西药成分。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赛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以上的中药成分只
是补肝肾的常用中药配方,并没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她明确告诉笔者,到目前为
止,中药还没有降糖特效药,如果降糖效果明显,一定是添加了西药成分。降糖
根本不是中药的优势,中药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
据内分泌专家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伴随人的一生,目前世界医学界
对此病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通过坚持长期的规范用药、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心
理调节和健康教育“五驾马车”综合疗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和并发症的产生。
采访中,专家一致提醒患者,得了糖尿病一定要遵守医嘱,接受科学规范的
治疗。同时,要多学习掌握一些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对那些貌似科学实是伪
科学的东西,患者应睁大眼睛,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信小广告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