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0:19:34    

  众所周知,音乐能影响人的心身
活动,陶冶情操;音乐能使悲愁者欢
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至于
音乐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最早是
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但直至本世纪40年代以后,音乐才作
为一种具体的医疗手段而广泛应用。

音乐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治疗疾
病的呢?科学研究认为,音乐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音乐对人体的心理和物理作用而实现的。音乐的心理作用主要是指
调节情绪,并同时影响行为。如节奏明快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而旋律悠扬的
乐曲则使人安静、轻松、愉快,并有助于解除紧张和疲劳。悲壮的乐曲令人热泪
盈眶,靡靡之音使人消沉,雄壮的革乐声则能鼓舞斗志。音乐的音调不同,可以
引起不同的情绪。古希腊人认为,A调高扬,B调哀怨,C调平和,D调热烈,E调安
定,F调淫荡,G调浮躁。古希腊哲学家非常推崇C调,认为C调最宜于陶冶情操。
但是音乐本身只能引起抽象的情调,如平静、欣喜、凄凉、眷恋、深情、憧憬
等,每个人具体的情绪变化之所以有差别,这与音乐欣赏者的欣赏水平、音乐素
养有关。

  人的情绪活动与大脑皮质、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丘脑下部及边缘系统均
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能使人产生愉快、舒适、欢乐的音乐就能改善和加强大脑
皮质、自主神经和边缘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音乐还
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将有益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音乐的物理作用是通过其音调来影响人体的生物功能的。音乐以音调作用于
听神经,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如音响的振动频率、节奏、强度与机体内相应的
振动频率一致,即产生共振反应,可发生强烈的躯体反应,从而激发人体内贮存
的潜能,使其由静态转为动态。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等方面不同,可引起兴
奋、镇静、镇痛、降压等作用,从而起到治疗和康复作用。

  音乐还能使体重下降。实验表明,进行了某种“音乐饮食”疗法的人,体重
每星期可下降0.9公斤左右。

  可见,音乐的作用非常奇妙,几乎对人体的所有器官、系统都有影响。糖尿
病患者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病情,选听一些音乐曲目,会有利于体内的物质代
谢,减缓糖尿病的进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体的康复。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