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
糖尿病为“消渴”。随着
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供应的丰富,
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
老薛空腹时的血糖竟高达13.8。
身患糖尿病,他却不肯戒口,巧克
力、榴梿依然是他的最爱,劝了他几
次,他总不以为然。
前天他竟一口气吃下一公斤的荔枝。
瞧!这回是吃荔枝惹来的祸。
病从口入。难道老薛不怕糖尿病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眼睛失明、脑血
管及心血管的毛病,甚至肾病?”
“听说中医有一种特效药,可以根治糖尿病?”
老薛的眼眸里闪着一道光芒。
特效药?糖尿病现今还没有特效药,患者除了定时吃药外,最重要的是戒
口。不肯定时吃药又不戒口,病情就很难得到控制。
听了我的话,老薛显得有些沮丧。
“好!我就听你的话,定时吃药,不过,榴梿就多少吃一点。”
临走前,老薛向我投来这话。
望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摇了摇头。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或尿浊、尿中有甜味的一种病症。现代医学认
为糖尿病的病因除了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外,精神的创伤和持久性的
神经紧张等种种的刺激,也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肥胖也是引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肥胖者进食较多,当糖在氧化分解、合成
糖原或转化为脂肪贮存的过程时,需要胰岛素的参与。由于肥胖者上述的转化过
程旺盛,需要大量的胰岛素,结果引起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日久则发病。
遗传在糖尿病的发病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父母都患有糖尿病者,其后代也
容易患上此病。
中医则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绪失调、肾阴亏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
因,而内热则是主要的病机。
糖尿病患宜忌:
1.目前糖尿病并无特效药,患者除了节制饮食外,还须要做定期检查,以及
时控制病情。
2.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体质,同时降
低血糖、血脂。因此,患者可根
据自己的所好,量力选择各种运动,如:散步、跑步、打球、游泳、爬楼梯、打
太极拳等。运动应在饭后1-2小时进行。
3.保持心情开朗。
4.少抽烟,并积极治疗肥胖症。
5.少吃多餐,若饥饿时,可在两餐之间进食小点心。
6.茶叶中含有理想的降糖物质及维他命易被沸水破坏,因此不可以滚烫的热
水冲茶。此外,糖尿病患者不宜喝浓茶。
7.患者所穿的鞋不可太硬,袜子不可太紧,以免影响血供。
8.若出现
高血压,或肾脏问题时,除了坚持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之外,还要把
每天盐的摄取量控制在6克以下,并禁吃腌渍的食品。
9.若并发高血脂时,蛋黄、肥肉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应该少吃或不吃。
10.出外活动时,要告诉家人时间、地点,佩戴标明姓名、住址、疾病的名
签,以防意外时及时救治和通知家人。
注意胰岛素反应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必须注意胰岛素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快
作用胰岛素反应多见于餐后3-4小时,慢作用胰岛素反应多出现于半夜或清晨早
餐前。轻者表现为:心悸、出汗、发抖、头痛、紧张、面色苍白、四肢麻木。重
者则出现头晕、复视、视力减退、神志涣散,最后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当反应发生后,轻者可吃一块糖或粮食,重者应注射葡萄糖,昏迷者,可先
将白糖置于患者的口颊和牙齿之间,让它慢慢溶化并咽下,若未缓解者,应入院
救治。
严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1.酮中毒:严重糖尿病患者应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代谢增加,当肝内产生
的酮体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正常肾脏每日排泄酮体100余毫克),则导致血酮增
高而造成酮中毒。患者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疲乏、嗜睡、呼吸声大
而快,呼气中闻到烂苹果样酮气味,最后呈脱水、昏迷或循环衰竭而死。
2.心血管病变: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增高,糖尿病患者常见动脉
硬化,而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绞痛、四肢干性坏疽
等。
3.皮肤及其他部位的急性感染: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皮肤感染,如:脓肿、
痈、疖等,且反复发作,不易控制。
4.肾脏病变:糖尿病容易引发肾小动脉硬化症、肾小球硬化症,以及肾盂肾
炎。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全身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于3-5年可能因
尿毒症而死亡。
5.眼部疾病:主要为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此外,尚有暂时屈光改变,和视
网膜动脉硬化。患者常申诉视力模糊,多见于病程长,而未妥善治疗,或中年以
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