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名糖尿病患当中一人没定时检查血糖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0:22:41    

   虽然每次进行自我检验所需的时
间还不到10分钟,但是因为怕麻烦,
加上不了解定时检验对控制病情的好
处,本地每5名糖尿病患当中,就有一
人没有定时检查自己的血糖。

  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最好每天检
验血糖三次,或至少每天一次,以便
能及时发现哪些饮食习惯会扰乱血糖
水平。  不过,一项针对1700名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病人展开的调查却显
示,多数本地病人似乎不太注重这个重要的“警告信号”:每月只检验血糖14
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天才做一次检验。

  新加坡糖尿病协会名誉助理秘书陈荣杰医生昨天受访时指出,病人若是疏于
监控血糖水平,不慎让它一直居高不下,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其中包括肾衰
竭、心脏病、中风,甚至还会因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指的是当人体内生产的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无法
产生功效时的一种病况。胰岛素有调节血中糖的作用,血内缺乏这类激素,将会
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而累积在血液中,以致血液中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病患 占总人口9%

  本地大约有30万名糖尿病病患,占总人口的9%。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这个
比例算是相当高。在美国,糖尿病病患只占总人口的6%。

  陈荣杰医生说,病人不定时检验血糖水平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这项检验的
实际作用。“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是导致病发的主要因素,所以你有必要通过
监测血糖水平,来了解你的身体对不同食物的反应,这样你才懂得从哪里着手,
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缺乏对检验过程的认识,也导致不少病人误以为使用手指针试验(finger
pricktest)会带来的痛楚。另外,觉得随身携带检验仪器既麻烦又花钱,也是
造成病人抗拒定时检验血糖的原因。

  瑞典制药商罗赫公司(Roche)昨天新推出一种携带轻便的血糖检验仪器,它
最大的好处是:把验血用的测试纸带、胰岛素药剂不足警告信号,以及自动校准
血糖水平的功能,全部集合于一个体积如手机般大小的仪器里头。

  使用这名为Accu-ChekCompact仪器的病人同样要使用手指针试验,但是每次
检验过程只要15秒。病人可以就地检验血糖;上班时,不用特地上洗手间或者另
外找一个可做检验的隐蔽地点。

  公司发言人说,希望这有助于鼓励糖尿病患者,更勤于监测他们的血糖水
平,避免产生各种的并发症。

  5岁的王智荣是其中一个试用了这个仪器的病人。他的父亲王万忠(37岁)透
露,智荣是在两年前被诊断患上这名第一类型糖尿病。它也叫依赖胰岛素糖尿
病,目前没有避免的方法,较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病因可能是遗传,或
者病毒感染,导致胰腺细胞出现变化,完全无法制造胰岛素。

  王万忠说,智荣一天要检验血糖4次。由于智荣自懂事以来,便要适应定时做
血糖检验,所以他并不会对验血感到太抗拒。

  他说,由于小孩子比较好动,不太适合用太累赘的检验仪器。他说,现在智
荣已经学会使用这个新仪器,为自己检验血糖了。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