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可怕 患者也能享受健康人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0:24:57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袁申元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是以体
内糖代谢不正常为主要特征,同时伴
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综
合征”。有些患者得了此病,由于不
能正确认识,思想负担很重。我们认
为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重在预
防、走出误区、科学饮食,处理得
当,糖尿病人跟正常人一样也能够享受人生。

糖尿病不可怕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主要是在遗传基础上,因不科学的生活方式而引起发
病。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长期高热量的饮食,如肉、油炸食品和炒菜油等食用
过多,造成营养过剩,使肥胖和血脂异常的人数增多,而这正是引起糖尿病的危
险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坐办公室的人多了,又不重视经
常性的体育锻炼。此外,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使
高血压的人也在迅速增加。高血压的人群中,有60%同时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
减低,从而使糖尿病危险人群增多。

糖尿病可以预防和治疗,然而现在有种观点认为糖尿病是终生病,许多人在
刚查出患有糖尿病时,对以后的日子忧心忡忡,甚至近乎绝望。有人很快能正确
面对,有人却根本不当回事,既不注意饮食和运动,也不接受降糖药治疗,听任
病情发展,等双目失明或因糖尿病足要截肢时,才后悔不迭,这些都是应避免
的。

对于糖尿病,每个病人都应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正确面对,配合
医生积极治疗。患者要始终贯彻治病五大原则:一是接受正确的糖尿病教育,调
整好自己的心态;二是合理的饮食治疗;三是恰当的运动治疗;四是坚持药物治
疗;五是科学的监测。血糖是可以控制达标的,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
事实上不少病人就做得非常好:有的得病40多年,子女都已大学毕业,自己
却一点并发症都没有,生活幸福;国外还有糖尿病患者,打着胰岛素照样坚持大
运动量训练而拿到奥运会金牌的。这些人是糖尿病人的骄傲,也说明糖尿病人可
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享受人生。

如何科学饮食

有的病人说,得了糖尿病吃药、打针、运动都能做到,就是饮食治疗太苛刻
太痛苦了,这也不让吃,那也受限制,生活很苦恼。

其实,很多人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存在许多误区,错误认为:

1.不吃甜食就行了,其他食品随意挑。
2.粮食吃得越少越好,酒肉佳肴一样能饱。
3.多吃肉菜喝点酒,生活一样很美好。
4.多吃花生、瓜子、开心果,充饥、营养、肚子不易饿。
5.素油不升糖,多吃亦健康。
6.猕猴桃不太甜,多吃没问题。
7.为怕血糖高,样样都少吃,体重月月掉,情绪更苦恼。
8.无糖食品不含糖,再贵也吃保安康。
9.已经吃药或打针,饮食控制可放松。
10.误听信一些保健品可以根治糖尿病,香蕉、蛋糕随意吃,病情恶化悔莫
及。

糖尿病的饮食,要求控制进食的总热量,使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占一
天总热量中的结构要合理。为糖尿病人饮食便于掌握,便于换着花样吃,我们提
倡大家每天主食至少要吃4—5两,牛奶半磅,鸡蛋一个,主食是保证碳水化合物
含量占总热量的比例别太低,牛奶和鸡蛋是保证每天蛋白质中必需的氨基酸,余
下的就靠吃各种菜肴来补充。笼统地说,身高175厘米的轻体力工作者每日吃5—6
两主食,牛奶、鸡蛋同上,每天可吃瘦肉3两,豆制品1两,蔬菜1—1.5斤(叶子
菜不限),素油3匙。瘦肉中可以将猪肉和牛、羊、鸡、鸭、鱼、虾等交换着吃。
有人不能喝牛奶,可以换成喝豆浆。主食中大米、白面、玉米等也可换着吃。最
要紧的,油炸食品要少吃,因为每日可吃的素油不多,如吃了油炸食品,炒菜的
油岂不更少了吗?

有人问常在外吃饭怎么掌握?只要你知道每顿在家怎么吃,在餐馆中你也会
知道哪些菜可多吃,哪些菜可吃但少夹几筷子。脑中有了科学吃饭的理念,筷子
是由大脑支配去挑选的。如果中午吃多了,晚上就少吃一点,可以做到一天的总
热量不超标。此外,还可以考虑吃多了以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适当活动,以避免
这顿饭后血糖不至于超标。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在多吃的这顿饭后2小时测血糖,
能科学地告诉你究竟多吃了没有?也可以在你认为吃的少的餐后2小时测血糖,用
血糖的高低帮助你提高生活质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水果能不能吃?可以告诉大家,只要血糖控制平
稳,是可以吃的,但要掌握3个原则:一是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在餐后2—3小时,或
两顿饭的中间。二是一般认为4两橘子、苹果、梨、猕猴桃相当于半两粮食所产生
的热量,可以在某顿饭少吃半两主食用来品尝水果,对于很甜的水果如葡萄、
枣、芒果,因为含糖量高,要相对减量,不可多吃。第三,刚开始吃水果时每天
可分为两顿吃,避免水果中的糖吸收快,造成血糖迅速增高,最好也能检测一下
吃水果后血糖是否超标,使你吃得放心。所以,在饮食治疗中,提倡病人一定要
定期测血糖,没有条件的话,再通过测尿糖来参考,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科学的
进食,不会觉得麻烦。

对糖尿病人来说,一生都应注意饮食。希望大家能保持理想的体重,在科学
饮食的指导下,同样享受人生,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工作,使家庭幸福美满。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