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Baicailin,Bai)是从中药
材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
于抗菌、消炎和抗感染。近年来,随
着对传统中药新用途开发的不断深
入,发现黄芩苷还具有抗脂质过氧
化、抑制醛糖还原酶(AR)、防治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和
糖尿病肾病等慢
性并发症的作用。抑制醛糖还原酶
糖尿病的主要危险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常累及视网膜、
神经、肾脏、心脏等,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
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当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的生理水平时,AR并不被
激活,而在高血糖的生理状况(如糖尿病患者)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
糖的己糖激酶被饱和,此时AR则被激活,使多元醇通路(polyolpathway)代谢增
强,促使体内的葡萄糖转化成山梨醇。然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力并未呈比例地
相应增加,山梨醇又由于其极性很强,不易通过细胞膜,过多的山梨醇在细胞内
聚积,产生渗透性损伤。因此,多元醇通路在高血糖条件下的代谢异常活跃是导
致糖尿病神经病变和
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该通路的关键限速酶—
—AR在高血糖时被激活,将葡萄糖大量转化为不易透过细胞膜的山梨醇,引起细
胞渗透性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步骤。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
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但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抑制AR活性,也是预防和治疗糖
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措施之一。近年来AR抑制剂的研究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
新热点。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AR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聚醇
代谢通路异常,从而达到预防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实验资料显示,黄芩
苷在体内外均可抑制AR活性,其抑制作用与典型的AR抑制剂如索泊尼尔
(Sorbinil)、托瑞斯他(Tolrestat)相似,对实验糖尿病动物的多种并发症具有明
显的防治效果。
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
刘长山等在3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观察了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AR活性抑
制作用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影响。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和
治疗组(19例,常规治疗加黄芩苷),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运
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膀胱残余尿量。两组在治疗前上述指标相似,治疗后治
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R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运
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亦显著少于对照
组。这表明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改善神经病变的指标,有助于糖尿病神经
病变的治疗。
董砚虎等在74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研究了黄芩苷对AR活性的抑制作用
及其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74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黄芩苷治疗组(37
人)和对照组(37人),两组均根据糖尿病类型和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
制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芩苷,3g/天,分3次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
显示,黄芩苷治疗后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
后AR活性较前略有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黄芩苷组AR活性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黄芩苷缓解神经病变症状总有效率为58.3%,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黄芩苷组神经传导速度趋于稳定,部分项目略有改
善,而对照组则呈恶化趋势,两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均为
p<0.05)等。表明黄芩苷在体内可明显抑制AR活性,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有助于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
发展。
防治糖尿病肾病
刘长山等在上述实验中还观察了黄芩苷对糖尿病患者AR活性抑制作用及治疗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18
例,常规治疗加黄芩苷),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红细胞AR活性,尿白蛋白
排泄率(UAE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糖相
似,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提示黄芩苷对血糖影响
不大。治疗前两组糖尿病患者AR活性相似,治疗后治疗组AR活性受到抑制,对照
组治疗后AR活性亦有轻度下降,但不及治疗组明显。治疗前两组UAER,血、尿β
2—MG相似,治疗后两组UAER、血β2—MG下降,而以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尿β2—
MG亦明显下降,但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别。表明黄芩苷可明显抑制AR活性,降低
UAER、血β2—MG,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他们还在35例糖尿病患者中观
察了黄芩苷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病
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饮
食控制和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糖适平;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黄芩
苷,每次600mg,3次/天,疗程4周。结果表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应用降糖
药物的基础上加用4周黄芩苷治疗后,患者AR活性明显下降,治疗前后GFR这一公
认的早期肾小球病变的指标不仅治疗前后改善明显,而且改善程度高于单用降糖
药物的对照组,提示黄芩苷对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有一定疗效。
董砚虎等应用黄芩苷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服药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显示,黄芩苷组外周血红细胞AR活性显著降低,其下降值与血糖下降值之间
无相关性;治疗结束时对照组尿白蛋白继续增加,黄芩苷治疗组则略减少,两组
差异显著。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及肝肾毒性。表明黄芩苷在体内具有肯定
的AR活性抑制作用,可减少尿白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