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同饮中国茶 中国六大茶类之白茶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29:05    

  白茶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产于福建省福鼎等地。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现在的茶。有研究表明:中国茶叶生产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白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到:“《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陈椽先生在《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一芽一叶,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

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福鼎。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福建地方志》和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一书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证实:在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优于“菜茶”,于是福鼎茶人于1885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白毫银针”,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多倍。约在1860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现代著名茶学家张天福教授所著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记载:“银针在光绪16年(1891年)已有外销,自1910年起继工夫红茶畅销欧美,1912-1916年为全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每年各出产1000余担,每担值200-260两(352-416元)。1917-1921年因欧战影响,一落千丈,乃改制白毛猴、莲心、白牡丹,到1934年起白茶销路才开始逐渐好转。20多年来市场虽有消长,但无太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白茶才慢慢恢复生产和销售,主销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荷兰、法国、瑞士、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白茶的制作及品质特征

福建省福鼎市是“中国白茶之乡”,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的美誉。福鼎茶叶资源丰富,国家级茶树良种“华茶1号”和“华茶2号”是福鼎白茶的主要茶树品种。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萎凋又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成品茶按茶芽含量的比例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

白毫银针简介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是白茶中的极品,同君山银针齐名于世。“白毫银针”多为芽头,全身满披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故此雅名。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原料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的春茶嫩梢芽头,制作过程既不同于绿茶杀青、揉捻,也不同于红茶发酵、揉捻。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叶薄摊于萎凋帘,用日光萎凋、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而后低温干燥。

白毫银针冲泡杯中,条条挺立,如银针倒挂。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因产地不同而略有不同,福鼎所产银针滋味清鲜爽口,回味甘凉。

白毫银针可存放。因其属轻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没有高温杀青的步骤,较多地保留了茶鲜叶中的活性酶。这些活性酶在白毫银针加工完毕后还能继续发挥其氧化作用,茶叶中的单宁复合物继续氧化,进一步改变了茶芽中原有的苦涩味和“青涩气”。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青涩味越来越淡。其保存环境的要求不高,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即可,但要注意无异味,将其存入器皿密封为上。

白牡丹简介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外形素雅,芽叶连枝,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白牡丹的制作原料来自福鼎大白茶、大毫茶幼嫩芽叶,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嫩梢一芽二叶,芽与两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采下的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以90℃-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精制工艺为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寿眉简介

外形:毫针稍显、叶张较粗老。毫尖部分连叶,有破张、尚匀整暗绿或黄绿,色泽较杂。无老梗、枳及腊叶,有小黄片、铁板片。香气纯正,汤色深黄或微红,滋味浓顺尚醇,叶底暗绿,夹有红张,叶质挺硬较粗。

新工艺白茶简介

新工艺白茶简称新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揉手法制成。

新白茶对鲜叶的原料要求同白牡丹一样,一般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的芽叶加工而成,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其制作工艺为:萎凋、轻揉、干燥、拣剔、过筛、打堆、烘焙、装箱。在初制时,原料鲜叶萎凋后,迅速进入轻度揉捻,再经过干燥工艺,使其外形叶张略有缩褶,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略带褐色。该茶清香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展开后可见其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又似红茶而无酵感;其基本特征是浓醇清甘又有闽北乌龙的“馥郁”。

白茶的保健功效

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就了解喝白茶的益处,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在白茶的原产地,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等地区,民间历来就有用白茶来治疗麻疹,退热降火,治牙疼等。最早的白茶传到国外,也是因看中其性凉,清凉解毒等功效作用,是用于克服水土不服、养生保健的良方。

白茶加工工艺简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叶。目前的研究表明白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

1、降血压

由于加工工艺简单,白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中的茶多酚,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茶中所含的茶碱类物质能扩张血管,使血液流通,有利于降低血压。

2、降血脂

  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降血脂预防脑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

3、降血糖

  饮白茶还能医治糖尿病。日本医学博士小川吾七郎等在治疗患有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时,偶然发现白茶对糖尿病有疗效。京都帝国大学医院、府立医院对10名糖尿病人进行临床实验,发现白茶对慢性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我国泉州市人民医院用“宋茶”(7年~10年以上的陈年白茶)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70%。在白茶产地福鼎对多位高血糖的病人所做的医学实验中,发现有71%的病人,在饮用半年以上白茶后,其高血糖病症消失。

  对于白茶降血糖的机理,国外的医学机构研究认为白茶中含有一些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这些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平衡,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4、抗病毒

2004年5月,美国《科学日报》刊出《白茶杀菌效果比绿茶好》的文章,文中引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的斯奇分伯博士的最新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白茶提取物可能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和龋齿的细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白茶提取物对人类致命病毒具有抵抗效果。

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因此,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白茶提取物对青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真菌效果,在白茶提取物的作用下,青霉菌孢子和酵母菌的酵母细胞被完全抑制,这说明白茶提取物对病原菌具有抗真菌作用。虽然绿茶也有杀菌作用,但白茶的效果更强一些。

5、抗肿瘤

  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白茶中含有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抑制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免疫力功能。200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学术会议上,美国生化学家洛德克博士公布了他对白茶抗癌研究的结论:白茶比其它种茶类抗突变更有效,理论上提示白茶比绿茶和红茶更具有抗癌潜力。在预防大鼠结肠癌的试验中,也发现白茶有比较理想的预防癌变发生的能力。

6、提高免疫力

  2003年第8期《茶叶信息》杂志摘译了美国《美国科学院学报》的报道,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科夫斯基博士发现,喝白茶能使人体血液免疫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

福建农林大学在以四氯化碳肝损伤小老鼠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实验中,发现白茶能显著降低小老鼠的转氨酶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1.8%和38.5%。

7、抗氧化、抗衰老

  目前国外的不少研究发现,白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主要机理是因为白茶中含有较多茶氨酸、黄酮类物质,同时自由基含量低。白茶中自由基含量比其他茶类的要低,而多余的自由基正是人体衰老、病变的重要原因,其他茶类的自由基含量是白毫银针的1.6~14.3倍。

  白茶的黄酮含量很高,而黄酮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效果。同样的原料,采用白茶工艺加工的白茶,其黄酮类物质含量是其他茶类工艺生产的14.2~21.4倍。

福鼎白茶的冲泡饮用方法

由于茶叶中的主要成分的药理功能不完全相同,故不同茶类对饮茶人的保健、养生、祛病的功效也有所差别。

饮用白茶不宜太浓,一般150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2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但白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刺激胃壁的。

饮用白茶的用具,并无太多的讲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壶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饮用茶具和冲泡办法,效果当然更好。


TAG:中国白茶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